课件编号12857021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943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4课《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zhào) B.曳铁钯(yè)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zhàng) C.湮于沙上(yān) 啮沙为坎穴(niè) D.石必倒掷坎穴中(zhì) 溯流逆上(sù) 【答案】B 【知识点】多音字字音;河中石兽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B “涨”是多音字,岂能为暴涨携之去(zhǎng) A、C、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B.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D.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答案】D 【知识点】多义词;河中石兽 【解析】【分析】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D项中“之”是结构助词,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3.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十余里,无迹。译文: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译文: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D.竟不可得。译文:到底找到没有。 【答案】D 【知识点】河中石兽;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D该句正确的翻译应为“终于没能找到”。A、B、C 恰当。 故答案为:D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特点的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特点和水冲击的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该到石兽落水处的上游去寻找石兽。 D.上面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答案】D 【知识点】河中石兽;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依据课文内容可知,A、B、C都符合原文意思,D不符合。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非木杮 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啮沙为坎穴 C.闻之笑曰 其反激之力 D.山门圮于河 当求之于上流 【答案】A 【知识点】同义词;多义词;河中石兽 【解析】【分析】A项中的两个“是”都是指示代词,意为“这,这样”。B项中,第一个“为”是介词,“被”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C项中,第一个“之”是代词,代这件事。第二个“之”是助词,相当于“的”。D项第一个“于”意为“在”,第二个“于”意为“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6.下面句中括号内所补充的省略的内容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