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59453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269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积累(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绝,时代精神不容xiè _____渎。我们即使不能成为时代的舵手,也可成为推动巨轮不断前行的浪潮。因此,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在消耗中 ,而忘记了去聆听生活的天籁,忘记了去思考人生的选择,忘记了发出自己的声音。如果我们只是哗众取宠,那只会让自己被时代裹挟,默默无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聆听    xiè渎    2.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乐此不疲 B.孜孜不倦 C.乐在其中 3.星期六的上午,校团委组织团员去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而你没有准时到达,耽误了大家发车时间,你向大家道歉。以下表述得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不好意思了各位,路上实在太堵了,我这已经很快了! B.真对不起,路上堵车了,耽误大家时间了。 C.太不好意思了,来晚了,路上太堵了,我已经很尽力了。 D.抱歉啊,路上简直太堵了,我也不想来这么晚啊!这能怪我吗? 4.根据内容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民生疾苦,杜甫袒露出“安得广厦千万间,①    ”的济世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危急情况,诸葛亮表现出“②   ,③  ———的勇敢担当《出师表》);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了却君王天下事,④  ———的雄心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面对生死抉择,文天祥显现出“⑤   ,⑥  ———的正义凛然(《过零丁洋》)这些古仁人,以人格魅力永留史册,为后世景仰。 5.“英雄不问出处”,英雄又何尝不该“当思原由”,请完成思维导图。 ①   ②   ③    6.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家书,既是亲人间进行交流的情感载体,也是一种重要的家教形式。②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求知体会传授给子孙。③后人从中吸收成长的养料。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谆谆教导为人之道,傅雷在《傅雷家书》中 。⑤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⑥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⑦历史上最早的文字家书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⑧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写作并传递家书。 (1)仿照文段中第④句中画线短句,在横线上写一句话。    (不得抄袭文中词语) (2)上文中⑤⑥⑦⑧四句话顺序杂乱,应调整为   。(写出序号即可) 二、阅读(54分) 7.名著阅读(7分) 元末明初,随着正统诗文的衰微以及长篇白话小说的问世,一向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的小说,终于在文学的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九年级一班开展“阅读经典小说,走进人物内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中,语文科代表找来了,上面的两幅图画,要求大家完成小说人物品读卡在班级阅读分享会,上进行交流,请你填写好相关内容。 小说人物品读卡 人物 出处 相关情节 形象简评 范进 《儒林外史》     醉心功名迂腐可笑 吴用 《水浒传》         (2)讽刺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揭露腐朽落后现象,批判愚昧蠢笨的行为,使人发笑而予以否定的一种创作方法,从以上两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其生平经历分析人物的讽刺意义。 A.周进(《儒林外史》) B.高俅(《水浒传》) 文学作品阅读 记忆中的针线与慈母 郑自华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既有“手中线”,必定有根针。我关于针的记忆是不堪回首的。 ②小时候,我因半夜上厕所,经常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补衣服。20 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全靠母亲一个人挣钱养家糊口,6个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8岁,6个孩子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