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868937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3 元素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03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元素,教案
  • cover
课题3:元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的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化学的深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在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考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物质、元素、原子、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学困点和易错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意义 3、物质、元素、原子、分子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效果反馈与修正 课 前 活 动 1、复习原子的构成 2、预习元素 1、复习原子的构成 2、预习元素 3、准备一个废弃的有标签的饮料瓶 课 中 活 动 饮料瓶标签中“成分”标有很多符号,如Na、Mg、Ca等等,这些指的是瓶中饮料里所含的这种元素在其中的含量 观察你所带的饮料瓶标签上的“成分”,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 课 中 活 动 一、元素 1、定义: 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一类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C-12 6 6 C-13 6 7 C-14 6 8 思考:C-12、C-13、C-14是不是同种元素?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金字旁,除金、汞) 非金属元素(气、石、氵)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 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 > 硅 > 铝 > 铁 O > Si > Al > Fe 非 非 金 金 4、生物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 > 碳 > 氢 > 氮 O > C > H > N 元素的化学性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写法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某元素 ②表示一个某原子 什么是元素,阅读教材P59一、二三段,了解元素 了解定义,理解、消化并记忆 观察所给数据,思考:1、碳原子的质子数为多少 2、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什么+什么 3、C-12中的12表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那它的中子数为多少 理解并记忆    了解 观察P60,图3-17,“资料卡”总结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生物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阅读P60,最后一段,观察图3—18,总结 阅读教材P61、62,了解元素符号及意义 练习:O、H、Na、Cl 课 中 活 动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原子、离子属于微观概念,讲种类,论个数 物质、元素属于宏观概念,讲种类,不论个数 三、元素周期表 7个横行--周期 18个纵行--族 小结 了解、理解、运用“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练习:从分子、原子构成和元素组成角度描述下列物质的意义:O2、H20、CO2、Cu 阅读P62表3-4 阅读教材P62,元素周期表简介 自我总结,查漏补缺 完成课后练习 课 后 活 动 巩固练习 1、复习本课 2、复习本单元 3、完成作业 课题2 元 素 一、元素 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金字旁,除金、汞) 元素的分类 非金属元素(气、石、氵) 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 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 > 硅 > 铝 > 铁 O > Si > Al > Fe 非 非 金 金 4、生物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 > 碳 > 氢 > 氮 O > C > H > N 元素的化学性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写法 2、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某元素 ②表示一个某原子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讲种类,不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属于微观概念,讲种类,论个数 三、元素周期表 7个横行--周期 18个纵行--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