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87304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案课件(共76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827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稳态,PPT,76张,课件,学案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课标要求 1.生命观念:认知稳态与平衡观的观念。 2.科学探究:借助实验手段,分析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社会责任: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素养要求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 三、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梳理网络 要语必背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课时 对点练 内容索引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人体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 、 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 。 年龄 性别 1 37 ℃ 基础梳理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2.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 、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 和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3)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①外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②内因:体内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 器官 系统 相对稳定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1)内环境的变化不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 (2)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3)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4)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内环境达到稳态(  ) 判断正误 辨析易混易错 × × × × 材料1 XX医科大学XX医院化验单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7 IU/L 0~45 肌酐CRE 0.7 mg/dL 0.5~1.5 尿素氮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TCH 179 mg/dL 150~220 深度思考 探究重点 突破难点 讨论: (1)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原因是什么? 提示 机体的成分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若某种成分的含量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则预示机体可能处于不健康状态。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提示 说明人的血浆中各种成分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且该参考值会随着个体不同而有差异。 (3)为什么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提示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4)结论: 。 健康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 材料2 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单位:℃)   时间 成员 6点 9点 12点 14点 18点 21点 母亲 37.0 37.2 37.3 37.4 37.2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37.1 36.9 自己 37.1 37.3 37.4 37.5 37.3 37.1 讨论: (5)同一个人在24小时内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提示 同一个体的体温在一天当中是波动的。 (6)将体温变化的测量情况与当天气温日变化的测量大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何? 提示 与气温相比,人体体温的变化幅度不会超过1 ℃。 (7)人体体温始终在37 ℃左右吗? 提示 不会。 (8)结论: 。 健康人体的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意义 1.对稳态调节机制的探究历程 人物 内容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 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 的调节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 内环境稳态是在 和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现代观点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调节网络 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 基础梳理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器官 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 3.稳态的意义 (1)图解 渗透压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的必要条件。例如温度过高、过低或pH过小、过大都会直接影响 ,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正常生命活动 酶的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