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泰戈尔和冰心的文学常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2.字音字形 并蒂( ) nì笑( ) dǎo告( ) 姊妹( ) 徘徊( ) 心绪( ) 荫蔽( ) 菡萏( ) 烦闷( ) qī斜( ) 嬉戏( ) fù盖( ) 3.词语释义 匿笑: 徘徊: 攲斜: 荫蔽: 【合作探究】 1.“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我”为什么想变成金色花,而且不让母亲知道? 2.《金色花》一文中作者把孩子比作( ),运用( )的手法,描绘了( ),表现了孩子( )。 3.《荷叶·母亲》由( ),联想到( ),歌颂了( ),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精讲点拨】 1.《荷叶.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续散尽了”? 2.说说《荷叶·母亲》结尾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巩固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蒂(dì) 花梗(gěng) 徘徊(huí) 打闹嬉戏(xī) B.匿笑(nì) 姊妹(zǐ) 荫蔽(yīn) 波光粼粼(lín) C.祈祷(dǎo) 轻嗅(xiù) 攲斜(jī) 亭亭玉立(tínɡ) D.菡萏(hàn) 闷热(mèn) 泰戈尔(gē) 含苞待放(b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轻嗅 取蒂 翻来覆去 首曲一指 B.繁杂 沐浴 恢复原形 穿流不息 C.牛棚 阴影 勇敢慈怜 根深蒂固 D.繁密 花瓣 心序散尽 顾名思议 3.(2020黔西南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槐花一开,人们便围聚在槐树下,对盖满头顶的槐花品头论足。 B.吃货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枝头的槐花,心想,又可以大饱口福了。 C.成年后走南闯北,品尝了很多美食,可我总是对家乡的槐花馅包子念念不忘。 D.槐花园里弥漫着咄咄逼人的香气,令人陶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昆明市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B.冰心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C.《罗摩衍那》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叙事诗。 D.泰戈尔共创作《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五十余部诗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