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06631

【新课标】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素材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6次 大小:970503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2课,宪法是根本法,PPT,教学课件,第二
    (课件网)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道德修养:增强对宪法的认识能力,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治观念: 知道宪法的地位;宪法与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之处;知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健全人格:感受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宪法维护自身权利,积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以宪法为行为的根本准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难点:理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新知导入 1.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2.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为什么国家设立宪法日? 3.你知道2014年至2018年国家宪法日活动的主题分别是什么吗? 4.宪法规定哪些内容? 素材:美好生活 始于宪法 新知讲解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观察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这些法律都与宪法有关系。 根据宪法,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其他还有: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宪法 刑法 民法通则 行政法 诉讼法 规范老百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规范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 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管犯罪和刑罚 管诉讼程序问题 连一连 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说一说以下宪法条文会在哪一部相应的法律当中作具体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以上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这一规定反映了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 以上三部法律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第一,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一般法律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 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 宪法第五条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