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黄鹂鸟 教学内容: 一 识谱唱歌《可爱的羊群》 二 歌曲《小黄鹂鸟》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黄鹂鸟》,《可爱的羊群》,通过合唱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和谐优美的声音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并训练合唱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读谱唱歌的能力并感受用不同的速度演唱相同旋律的情绪。 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二声部轮唱歌曲。并体会不同的速度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兴趣,演唱二声部轮唱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课型:二声部合唱教学。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调动学生情绪。 二、音乐游戏“回声” 1 . 单音“6” 要求学生:听从指挥,能按照老师的指挥唱出不同的力度,长短,声音要求整齐和谐。同时调整学生的音色,老师要给予鼓励评价给学生信心。 2 . 简单介绍回声,并用单音6 来试唱,强调力度的变化才能有回声的效果。用不同的力度培养学生的气息和声音的控制能力,能很好的同意学生的音色。 3 . 旋律音程:5 6 , 5 6 3 ,5 6 3 5 6 学生看着柯尔文手势跟唱,模仿回声。 5.加上歌词:小黄鹂鸟啊;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6. 这就是我们在合唱中常常用到的轮唱。分先后顺序演唱相同的旋律。当然力度可以两组人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还可以分三到四组进行轮唱的感受) 三. 读谱唱歌《可爱的羊群》感受不同速度的不同情绪。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7页《可爱的羊群》,这是一首蒙古的短调歌曲,赞美的是他们的家乡———美丽的草原,歌唱的是他们的小伙伴———可爱的羊群。歌曲非常的流畅,旋律优美动听。我们来先学习歌曲的曲谱。(板书———可爱的羊群) 2. 教唱歌曲曲谱。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右手就当成牧童的牧羊鞭我们挥着鞭儿唱着歌,来尝一尝当牧民的感觉。学生划拍跟唱。 3. 用较慢的速度齐唱曲谱。 4. 老师用不同的速度弹奏乐曲,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绪。结合课本上的两幅画找出相匹配的情绪,并给歌曲加上标题。(板书:宁静的草原 欢乐的草原) 5. 拓展:老师还想给这首歌加上这样一幅画面,晚上牧民们都围坐在蒙古包中歌唱,一个个的蒙古包里传出一阵阵优美的歌声,你认为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 6. 给歌曲加上轮唱。 1)老师演唱第二声部,低声部学生表演双簧。(跟着老师学唱但不出声音) 2)高声部学生跟着电子琴旋律,低声部学生跟着老师演唱轮唱。(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演唱) 7 . 完整感受演唱歌曲: 三段体,1 美丽的草原(节奏自由,旋律流畅);2 欢乐的草原(欢快跳跃);3歌唱的草原(此起彼伏的歌声,中速轮唱);加尾声(歌曲最后一句,钢琴音色,速度渐慢表现宁静祥和的草原)。 .四. 歌曲《小黄鹂鸟》 1. 导入,美丽的草原连小黄鹂鸟也学起了唱歌。初听歌曲,是什么样的速度? 2. 这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歌曲,歌曲短小精悍,旋律优美动听是一首二声部的轮唱歌曲。 3. 老师范唱歌曲高声部学生心里跟着学唱。 4. 学生轻声齐唱高声部。 5. 同样的学唱歌曲低声部。 6. 复听歌曲,自己找一个声部边听边看曲谱看看高声部和低声部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小黄鹂鸟没唱,就好像是小黄鹂鸟说:你天天唱我已经会唱了,我知道下一句是什么,我来带着你唱。(特别注意结束音两个声部不同。) 7. 分别练习高低声部的不同之处。并合唱这两句。 8. 分声部分组随伴奏练习低声部,开始可以表演双簧张嘴不出声音逐渐把音量加大。注意声部的和谐。 9. 二声部练唱。 10. 歌曲处理,完整表现歌曲,第一段齐唱第二段轮唱. 五.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所体现的不同的情绪。一起进行了轮唱的练习,演唱了两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在你们的歌声中老师觉得大草原更加美丽了。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同学们再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