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36296

1.5.1 乘方(2) 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4008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5.1,乘方,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1 乘方(2) 教学设计 课题 1.5.1 乘方(2)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 核心素养分析 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3、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审慎进行,最后检查的好习惯. 重点 正确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难点 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知道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现在又多一种乘方运算,在计算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引入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在这个式子中,存在着哪几种运算?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继续提问:这道题应按什么顺序运算?你们认为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哪些运算顺序?请分4人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请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总结与补充。 思考自议学生归纳一个运算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师可继续提问:这道题应按什么顺序运算?你们认为在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哪些运算顺序? 讲授新课 提炼概念●规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三、典例精讲例3:计算;解:例4:观察下列三行数:-2, 4, -8, 16, -32, 64,…; ①0, 6, -6, 18, -30, 66,…; ②-1, 2, -4, 8, -16, 32,…. 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分析:观察①,各数均为2的倍数,联系乘方,从符号及绝对值两个方面考虑,可以发现排列的规律.解:追问:第①行第10个数是多少呢?答案:(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解:(2)对比①②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加2,即对比①③两行中位置对应的数,可以发现: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0.5倍,即(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解:(3)每行数中的第10个数的和是:强调: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运算中,仍然是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符号的绝对值. 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 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能力,培养 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四、巩固训练1.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B2.计算-32-(-2)2的结果是( ).A. -1 B. 1 C. -17 D. 0 D 3.按照如图的操作步骤,若输入的值为 3 ,则输出的值为_____.554.观察下列各组数,按规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1)1,-4,9,-16,25,_____,_____,…;(2),,,,,_____,_____,….49,64,35,485.观察下列按规律排列的等式:1×0+1=12,2×1+2=22,3×2+3=32,4×3+4=42……请你猜想第10个等式应为_____.10×9+10=102n×(n-1)+n=n26.计算:(1)-32×3-62÷(-4) (2)(-2) ×(-5)2+33 ×(-4) 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学习了什么?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强调: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运算中,仍然是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符号的绝对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