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45529

华东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4章解直角三角形24.1测量 教学详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699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华东,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4章
  • cover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 24.1 测 量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刻度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2.能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会采用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测量物高和河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 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高度或长度.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三边之间的关系: 如图,在Rt △ABC中,∠C=90°. 角:∠A+ ∠B=90°. 边:AC2 + BC2 = AB2. 导入新课 【问题1】 活动1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 思考:当你走进学校,仰头望着操场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时,你也许很想知道,操场旗杆有多高? 教师引出课题: 第24章 解直角三角形 24.1 测 量 探究新知 探究点 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测量 活动2 (小组讨论,教师点评) 要求 :(1)画出测量图形; (2)写出需要测量的数据(可以用字母表示需要测量的数据); (3)根据测量数据写出计算旗杆的高度的比例式. 一、影长法 原理:在太阳光线下,同一时刻中,物高与影长成正比. 得比例式:=. 【总结】利用太阳光,量出竹竿在太阳下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竹竿的高度,便可构造出相似三角形,从而求出旗杆的高度. 二、平面镜法 原理: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再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一组角相等,再根据物与地面垂直,得出一组直角,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列出比例式求解. 得比例式:. 三、标杆法 原理:构造相似三角形. 得比例式:. AB=AE+EB 四、测倾器法 方法: 1.在测点D安置测倾器,测得点B的仰角∠BAC=34°; 2.量出测点D到物体底部E的水平距离DE=l0米;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D=1.5米. 现在若按1:500的比例将△ABC画在纸上,并记为△, 可得△ABC∽△, 可得比例式:. 根据比例尺1∶500,可求得BC,得BE=BC+CE.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教师点评) 典例讲解(师生互动) 例 如图,小东用长为3.2 m的竹竿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移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的同一点,此时,竹竿与这一点相距8 m、与旗杆相距22 m,求旗杆的高度. 【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观察法:构建相似三角形模型→得出比例线段→代入数据求解. 【解】∵ ED⊥AD,BC⊥AC, ∴ ED∥BC, ∴ △AED∽△ABC, ∴ . ∵ AD=8 m,AC=AD+CD=8+22=30(m),ED=3.2 m, ∴ BC==12 m, ∴ 旗杆的高度为12 m. 【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某些边的数据,我们可以考虑运用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来求未知边的长度. 【即学即练】 一条大河两岸的A、B处分别立着高压线铁塔,如图所示.假设河的两岸平行,你在河的南岸,请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皮尺和标杆,并结合你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设计一个不过河便能测量河的宽度的好办法.(要求:画出示意图,并标出字母,结合图形简要叙述你的方案) 【探索思路】(引发学生思考)转化法:作辅助线,将测AB的长转化为在河岸同一侧测与AB相等线段的长,考虑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构建测量模型. 【解】在河南岸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E,使CE=BE,再定出BF的垂线CD,使A、E、D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CD的长就是AB的长. 【题后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难以实地测量的线段,常常通过两个全等三角形,转化需要测量的线段到易测量的边上或者已知边上来,从而求解. 课堂练习 1.如图,小华晚上由路灯A下的B处走到C时,测得影子CD的长为1米,继续往前走3米到达E处时,测得影子EF的长为2米,已知小华的身高是1.5米,那么路灯A的高度AB等于(  ) A.4.5米 B.6米 C.7.2米 D.8米 2.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CD=3 m,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5 m,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F=1.6 m,人与标杆CD的水平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