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2960579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25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856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调节
,
2022-2023
,
ppt
,
25张
,
课件
,
关系
(
课件网
) 第三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一、体液调节的概念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举 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反射弧 迅速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缩手反射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例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C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实例一:体温的调节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 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分别是? 分布: 种类: 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1)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 2)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寒冷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寒冷: 炎热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肌肉肝脏产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减少→代谢减弱→产热量减少 炎热: 体温调节和控制的机制 体温平衡的实质是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动态平衡,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特别说明: (1)体温调节的感受器是位于体表或体内的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冷觉和温觉的产生部位是在大脑皮层。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既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毛细血管或骨骼肌;下丘脑也是内分泌腺,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3)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可以间接促进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两种激素互相协同,共同促进机体(特别是肝脏和骨骼肌)加强代谢,促进物质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热量。 (4)在寒冷环境中,体内外温差增大,热量散失加快,故机体必须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才能维持正常体温;在炎热环境中,体内外温差减小,体内热量难以散发,故机体必须调节使产热减少,加快散热才能使体温不至于升高而中暑。 例2、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战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 C.寒战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D 调节水盐平衡的器官主要是肾脏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的摄入和排出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肾小管周围 毛细血管网 集合管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不含蛋白质的滤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99%的水、全部葡萄糖、 │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 终尿 尿液的形成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 (-) (-)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设计(2025-11-26)
被动运输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11-26)
新疆兵地高中示范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2025-11-26)
河南省南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生物试卷(含答案)(2025-11-26)
浙江省202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备用卷)试卷(含答案)(2025-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