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驼铃响叮当》 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目标:1.用优美、欢快地声音跟唱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童声合唱歌曲的二声部,并从中感受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形象。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情感。2.认识八分休止符,能准确的识读出带有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准确唱出有休止符的旋律。3.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及表演能力。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的二声部,并能与他人合作、较能和谐的完成歌曲演唱。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唱出有八分休止符的旋律。从合作中体验合唱的美。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小打击乐器。学生:了解沙漠环境、柯达伊手势。 板书设计 小小驼铃响叮当 4/4 ×0 ×0 ×0 ×0│×× ×× ×0 ×0│ ×0 ×0 ×0 ×0│×× ×× ×0 ×0│x 0 0 0│ 课中笃行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随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培养学生乐感及合作意识。二、小练习 发声小练习 1.划拍读节奏。 4/4 ×0 ×0 ×0 ×0│×× ×× ×0 ×0│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0 ×0 ×0 ×0│×× ×× ×0 ×0│x 0 0 0│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ti da 启发学生找出节奏的特点: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引导学生准确识读 2.教师做柯达伊手势,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旋律。 4/4 60 60 50 50│44 44 30 10 │ 60 60 50 50│44 44 30 10 │3 0 0 0│出示旋律,引导学生识谱。4/4 6 35 6 2│1- 3 5│6 0 30 30│6- - 0│在音不准确的地方加入手势辅助。继续巩固柯达伊手势,训练音准。熟悉歌曲旋律中为唱准歌曲二声部打下基础。二、精彩两分钟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课前精彩两分钟表演。(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用打击乐器模仿沙漠里的声音,如沙子的声音、驼铃的声音等,导入新课) 创设沙漠的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聆听的习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三、学唱歌曲感受与体验 1.播放歌曲《小小驼铃响叮当》,认真聆听。 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拍号、及演唱形式合唱、情感为欢快的,并发现二声部的旋律是在发声练习中所训练过的)复听歌曲,请学生根据老师手势轻唱二声部。 学生发现两段结尾处旋律有差异出示谱面,验证学生感受感受歌曲特点,体验。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学以致用。再次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理念。学唱歌曲教生配合演唱歌曲。 教师演唱齐唱部分,学生演唱歌曲二声部,在情境中巩固歌曲的二声部。播放音频,教师演唱一声部,学生演唱二声部,更加深入的体验合唱带来的多声部的和声美。 3.出示两个声部歌谱,播放音频,教师寻找“小助手”一起演唱第一声部,学生演唱9--17小节的二声部,共同完成全曲的演唱。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对歌曲中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形象更加深入,激发学生乐观、坚毅的人生态度,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次强调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理念。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乐于合作。处理歌曲你觉得我们哪里还需完善?学生讨论,思考如何更好地去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内容。驼铃(二声部)要为小骆驼(一声部)伴奏形成呼应,不能够喧宾夺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歌曲表现中,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如歌曲中感情的运用、声部间的配合等来处理歌曲。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音乐的学习中爱合作。四、拓展与创编创编伴奏音型出示节奏,选择适合的打击乐器 碰 铃:x- x-│x - x -│ 双响筒:x x x x│x x x x│沙锤:xx xx xx xx│xx xx xx xx│2改编节奏,学生体验创编的快乐 教师进行评价,及时纠错 给学生提供创作、合作的机会,彼此交流,享合作。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