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90787

苏少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共同拥有一个家

日期:2024-06-2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5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
  • cover
共同拥有一个家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2、了解SOS儿童村,并学会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二、教学目标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共同拥有一个家》。 通过学唱歌曲,体现孩子们对弱势成员的关爱,体现动人心弦的“共同拥有一个家”这一主题。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歌表演,以动作表达对布娃娃的关怀和恻隐之心,能够学会表露真情的手语。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以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唱好接连的四分附点音符,唱准切分节奏 四、教学准备 电子琴,PPT,布娃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新朋友和大家认识。(出示布娃娃) 手偶式:大家好!我叫布娃娃,你们喜欢我吗? 生:喜欢 布娃娃:(开心的笑)我也好喜欢你们呢!请允许我用音乐给你们做个自我介绍吧(师弹奏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旋律) 师生讨论: 师:这段音乐,大家觉得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缓慢的呢?(生答)为什么这么忧伤,布娃娃到底遭遇了什么? (教师播放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 师生用歌词总结布娃娃的 天上的雪,悄悄的下,路边有一个布娃娃, 布娃娃, 布娃娃, 你为什么不回家,不回家。 是不是你也没有家, 没有爸爸和妈妈, 哦···布娃娃··· 不要伤心不要害怕····· 师问:为什么不回家? 特别提示(PPT):是不是你也没有家, 没有爸爸和妈妈 师生语言总结:布娃娃是个孤儿,她很忧伤。 师:同学们有没有从歌词中发现一个秘密! 【特别强调】“是不是你也···” 师:那是还有认也没有家,没有爸爸和妈妈吗? 师生:孤儿 师:让我们先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无奈和渴望,再一起去探望他们,好吗? 出示歌谱《共同拥有一个家》 二、学唱歌曲 1、整体聆听(PPT出示下雪画面,师带动学生边听,身体变做节奏律动) 用“lu”模唱旋律(教师弹奏旋律) 2、聆听,模唱歌曲 教师出示乐谱,学生看,教师弹奏,师生一起模唱。 3、模唱全曲 教师用琴一句一句教唱,注意情感带入。 4、难点:众多附点 对比:四分、八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的演唱对比 肢体语言:加深对四分附点的理解(教师做示范,身体随音乐旋律晃动,附点的地方屈膝再向上) 5、整体演唱歌曲 表演唱 歌曲(师生表演,主要表达出对布娃娃的怜悯,爱护之心) 三、拓展 师:布娃娃已经感受到了我们对她的爱,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他们也渴望爱!(PPT出示孤儿) 第一幅:小女孩躺在自己画的“妈妈怀抱”里睡着了 师:这个小女孩,她是孤儿,,她非常渴望妈妈的爱,于是她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 学生陷入沉思 第二幅图:六岁的孤儿———广西六岁小阿龙 (PPT出示:孩子自己做饭) 师:小阿龙的父母都死于艾滋病,他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做饭洗衣服,自己玩,陪伴他的只有一只小狗······ 学生眼睛湿润 师:老师看见你们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大家都是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好孩子!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PPT:sos儿童村)这些孤儿们也可以有一个家—SOS儿童村。SOS儿童村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慈善组织,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奥地利,其特色在于采用家庭模式收养孤儿,让他们重新享有母爱和家庭温暖,并用SOS这个国际上通用的求救信号,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那些在灾难中幸存的孩子。 SOS儿童村模式由SOS妈妈、兄弟姐妹、家庭住房和村落四个部分组成。(教师边介绍,边播放PPT,SOS儿童村落,家庭模式等) 学生认真的看着,讨论着。 师:孩子们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爱心,我们可以关心看望儿童村的伙伴们,我们也可以关爱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们!我们可以怎样做? 学生1:把你穿小的衣服洗干净寄给他们, 学生2:把用不完的文具分享给他们, 学生3: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 师:你们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