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05443

1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人教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25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2-2023,拓展,人教,语文,中职,学年
  • cover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叙述林冲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到怒杀贼人、逼上梁山的完整、曲折故事情 节,再现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鞭笞了北宋王朝的黑暗腐败,揭示了“官逼民反”的小说主题和历史必然性。本文主题鲜明,人物形象极具典型意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环境描写生动精妙。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集中学习了三个单元的小说,对小说常识和鉴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注意力放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上,往往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深度把握、主题的深度探究和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细致分析,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对于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疏通文字,分析课文情节之精妙,理清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写作技巧。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挖掘其性格的发展变化,进而把握小说主题。(重点)3、鉴赏“风雪”等景物描写,领会其对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画形象的重要作用。(难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读文本,让学生学会为课文做批注,在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中有所发 现。2、在合作与探究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黑暗的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学法指导】1、提前预习,结合注释并利用工具书扫除语言障碍。2、延伸阅读与课文相关的章回,形成对主人公林冲的完整认识。3、研读文本,探究发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背景知识。 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后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大为失望,于是离去。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后寓居江阴,为塾师。随后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水浒传》留存至今的版本很繁杂,有百回、一百五十回、百廿回及七十回本。其中以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最为流行。金圣叹对《水浒传》文体和艺术性的独具慧眼的评点,是同时代或后代批评家难以比肩的。 知识链接2———本文节选之前的相关情节介绍 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意进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