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16022

2012~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14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6391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2,中国,解析,外交,政治,现代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2022年 1.(2022·广东卷)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毛泽东指出“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说明新中国积极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通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材料中“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强调的是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材料没有体现“一边倒”政策需要调整,排除A项; 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C项; 1961 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兴起,排除D项。 2.(2022·浙江1月卷)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 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答案】 A 【解析】材料是对万隆会议的描述,其中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召开, A项正确; B项与日内瓦会议有关,排除; 1953年12月31日,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 上海合作组织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排除D项。故选A项。 2021年 1.(2021年6月浙江选考)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故B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A错误;1999年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故C错误;1956年中共八大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D错误。 2.(2021年6月浙江选考)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 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 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 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和中非关系无关,故①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符合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故②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