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20477

2022—2023学年人音版 必修 音乐鉴赏 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5-05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85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2,格式,教学设计,(对租国河山的礼赞,第十九,单元
  • cover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教材所选用的作品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槔》、交响诗《芬兰颂》,这两部作品都是民族乐派典型的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 2.聆听《芬兰颂》,学唱苦难的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 3.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西贝柳斯,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 2.难点: 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四、教学内容安排: 1.本节课选用《芬兰颂 》为重点学习内容,作者西贝柳斯及<<芬兰颂>>则是新知,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性、艺术性价值体现突出。 2.斯美塔娜《我的祖国》在初中学习过,作为浏览性作品聆听。 3.本节课中引导学生了解二位著名的东、北欧民族乐派代表性人物。 五、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一定要反复多听,熟悉作品主题,学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 2.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4.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5.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 七、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展开: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 深入:进一步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特点 一、播放《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提问:作品的名字、出处、作者或与作品有关的内容。 二、教师播放《芬兰颂》 思考: 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 作品共有几个主题出现? 作品的速度、力度是怎样变化的? 三、教师弹奏作品的两个主题 四、完整聆听《芬兰颂》 两个主题有什么不同?都分别代表着什么? 五、教师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思考:作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想要同过作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聆听音乐,回忆学过内容,思考后回答问题。 聆听作品 讨论作品的情绪,速度、力度和主题问题。 学生看谱子随着钢琴演唱这两个主题 聆听作品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小组阐述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直接用音乐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关注。 激发学生兴趣,利于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 加深对作品主题的印象 通过再一次的聆听明确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 拓展 六、教师再次播放《芬兰颂》并小结 七、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步了解民族乐派的风格特点 学生在音乐中再次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和音乐特点 学生写一篇短文 激励学生继续探究,使学生喜欢各种音乐风格的音乐 八、教学反思 整堂课下来,比较顺利,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教学重难点基本解决。在课前,我认真的去分析教材,并通过课外的知识补充,让自己先吃透这堂课。因为这堂课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所以可能让学生在理解上会有困难,因此我在语言的组织上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在构课上也比较常规。 上课过程基本比较流畅,主要存在两大问题:⑴ 课堂部分环节的时间分配上不合理,使课堂整体有点头重脚轻。如在“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一”的时候。⑵ 知识点延伸较多,使课堂所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的量过大,重点相对的不突出。如在介绍完《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后,继续让学生欣赏西贝柳斯的《芬兰颂》,因为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