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38009

4.2透镜同步练习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745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透镜,同步,练习,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 cover
4.2透镜同步练习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2.如图所示,将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依据地面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镜片是(  ) A.玻璃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3.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仍然是一种会聚现象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B.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 C.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 D.通过凸透镜的两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5.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应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C.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D.应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6.潜望镜常用于在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观察敌情。潜望镜里的主要光学元件是(  )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7.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8.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a B.b C.c D.d 9.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若f大于L,则凸透镜从此位置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会(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0.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水滴在太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太阳光 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位置。 1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过光的_____射,对太阳光有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13.如图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面上,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用手电筒射出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透镜。此过程在探究透镜_____问题,杯中充以烟雾是为了_____。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 14.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_____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15.2021年10月14日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这次任务有关情况,神舟十三号飞船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将会在太空飞行6个月,女航天员王亚平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并实施出舱活动。他们在太空中只能用无线电波进行交谈,说明真空_____;要使灯泡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平行光,灯泡应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