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045181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29530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4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在今天世界的各大洲都生活过,大家都知道他们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但是为什么在冰冷的南极会出现恐龙化石呢?恐龙又为何会突然消失在地球上,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看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遗 骸 蟾 蜍 褶 皱 劫 难 追 溯 (区别于朔) 两栖 鸟臀目 地壳 hái chán chú zhě zhòu jié sù qī tún 字词积累 qiào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弄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破绽。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字词积累 翻开书本33页,观察题目《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 这两篇短文的题目就是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吗?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01 01 初读课文,知大意 ▲我们一起浏览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 第1段: 《恐龙无处不有》 提出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 第2、3段: 指出恐龙化石遍布于世界各地这一科学事实。 第4、5段: 指出南极的恐龙化石不可能是迁徙的结果。 第6、7段: 通过逻辑推理,指出恐龙化石的出现说明了大陆在漂移。 ▲我们一起浏览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 第8-12段: 《恐龙无处不有》 进一步介绍板块理论,说明这一理论解释了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13-15段: 再次聚焦远古时期南极的恐龙等生物,确证前文推论的正确性,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我们一起浏览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 第1-4段: 《被压扁的沙子》 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其中,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我们一起浏览课文,梳理主要内容和行文展开的顺序 第5-17段: 《被压扁的沙子》 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02 02 再读课文,理思路 ▲请仔细阅读,圈点勾划找出两篇短文中关键语句,思考作者得出结论的过程。 提示:一般文章每个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揭示性的文字或者语句,在阅读中划出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提炼文章主要信息,准确快速地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圈点勾划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梳理《恐龙无处不有》得出结论的过程 南极发现恐龙 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 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发现问题 ▲梳理《恐龙无处不有》得出结论的过程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找出答案 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 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注意两个时间点: ①2.25亿年前,当时全国的陆地形成“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同时,恐龙已经出现并且“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②2亿年前,泛大陆又开始分裂。 这两个时间点表明恐龙的出现和全球分布早于泛大陆的分裂,从而使得文章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联系在逻辑上得以成立,体现了作者科学推论的严密性。 大陆漂移说 2.25亿年前…… 现在大陆变成了…… 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 海陆分离 ▲梳理《恐龙无处不有》得出结论的过程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 这种按照“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的顺序来介绍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逻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