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61547

13 无题55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人教版基础职业模块上册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8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无题,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
  • cover
《无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李商隐及其作品,知人论世 朗读并背诵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理解诗中为爱情苦苦煎熬的主人公形象,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情感,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意象写作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歌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空之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些有如璀璨明星般闪耀在文坛之上的诗人们,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古代诗人知识小测: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 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善于用典尤其以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牛、李两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终死在荥阳。 解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这些诗歌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 初读诗歌,体会诗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 指名读诗歌,纠正读音。 为:(wèi)为了 看:(kān)探望 全班齐读诗歌,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节奏与感情。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东风,春风。残,凋零。 (2)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 (3)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4)应觉: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探看:探望。 教师补充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结合注释,由学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从格式上说,这是一首七言格律诗。 从内容上说,这是一首离别诗。 赏析诗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的“难”分别指什么? 第一个“难”指相见之困难,第二个“难”指分别之难堪与不舍。 (2)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名离别的时节(暮春)以及周围环境(百花凋零),以“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出离别时的悲凉凄惨的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残景映衬离别之情,倍增幽怨,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诗中分别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比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作吐丝至死的春蚕、燃烧一生的蜡炬,表达自己至死不渝的爱情。 双关: “丝”在诗中谐音“思”,一语双关,暗含诗人对情人的思念。 “烛泪”隐指相思之泪。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是真实发生的吗? 女子清晨对着镜子梳妆,发现镜子中鬓角的头发白了,夜里对月吟诗,却感觉寒冷。 这是虚写,设想双方的思念之苦。从“应”字可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