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03186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210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 cover
教学 要求   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重点) 3.运用所学的方法学写说明文。(难点)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3.运用所学的方法学写说明文。 课件。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编排了《鲸》《风向袋的制作》两篇习作例文,你想知道这两篇习作例文分别介绍了什么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习作例文”去一探究竟吧!(板书:习作例文)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学习习作例文《鲸》 1.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读习作例文《鲸》。(出示课件2)   (1)文章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内容? (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找出相关句子。 2.学生读习作例文《鲸》,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3.为了让人们对鲸有很好的认识,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鲸进行了介绍。(板书:形体特点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4.理解句子,掌握说明方法。(出示课件3)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了鲸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鲸体形庞大的特点。(板书:作比较)(出示课件4)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找出这句话中的数量词。 “一百六十吨、四十吨、十八米、十几头”,这里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板书:列数字 ) 5.教师总结:这篇习作例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使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更加突出,让人了解得更清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鲸的特点及说明方法两方面把握例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及特点,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也便于教师指导之后的写作。 三、学习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 1.请同学们读《风向袋的制作》,解决下列问题。(出示课件5)   (1)《风向袋的制作》主要介绍了什么? (2)作者是怎样介绍风向袋的制作的?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学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3.教师总结:《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办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作者采用了分条的方法来介绍。这样条理更加分明,能让读者很清楚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在介绍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板书:分条论述 列数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这篇习作例文中了解另一种说明方法,让学生明白说明方法的多样性。 四、整体感知 1.我们读了这两篇习作例文,明白了每篇习作例文的侧重点。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课件6)   (1)这两篇习作例文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从这两篇说明文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鲸》侧重于通过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特点,让人了解这种事物;《风向袋的制作》侧重于按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通过学习这两篇说明文,我们要明白,不同的说明对象要选择不同的说明方式来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的多样性,又能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事物选择不同的说明方法。 五、学以致用 我们学习了这两篇习作例文,了解了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仿照这两篇习作例文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 学生当堂习作,并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读读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