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08799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时《飞来的花瓣》《蓓蕾之歌》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3991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2课时,第一,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 《飞来的花瓣》《蓓蕾之歌》教学设计 课题 《飞来的花瓣》《蓓蕾之歌》 单元 1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歌颂人民教师的混声四部合唱歌曲。由望安作词、瞿希贤作曲。全曲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及感激之情。歌曲为结构为二段体,两个乐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对比。第一乐段深情而委婉。贯穿于第一乐段的弱起节奏、 八分休止符、附点音符,使歌曲内在情感的表达更加深沉而真挚;第二乐段,旋律舒展、开放,似对老师轻轻地倾述,孕育着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深情。重复出现三个“回答老师”,似乎表达了没有辜负老师期望的自豪感以及对老师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蓓蕾之歌》是李岚清同志1999年为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的。歌曲为二段体,歌词朗朗上口,表现了对人民教师的尊敬和赞扬。歌曲轻快活泼,充满朝气。 学习目标 1.了解歌曲《飞来的花瓣》的演唱形式及曲作者。聆听混声合唱歌曲《飞来的花解》,体会歌曲表达的思念、感激之情,并了解不同的合唱形式。了解并运用音乐要素———力度的变化,感受、分析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变化。2.通过演唱歌曲片段体会力度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准确辨识力度记号。3.通过欣赏歌曲《蓓蕾之歌》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体会歌曲的“歌词美、意境美、演唱形式美、旋律美”、感受歌曲的情感带给人的美好。艺术表现:能够理解、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意境。创意实践: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赞美老师。文化理解: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解歌曲内涵。 重点 学习通过分析音乐力度变化来感受和表现音乐作品。 难点 学习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理解作品的情绪;通过与老师指挥动作相配合感受力度变化,并用歌声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 你知道我国的教师是哪一天,是什么时候确定这一天为教师节的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欣赏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并讲解———歌中的“花瓣”指的是学生们寄来的向老师汇报成绩和祝福的信件,这些五彩缤纷的“花瓣”,寄托着学生们的片片深情,缓缓飘落在老师的案前……作者介绍:瞿希贤,中国著名作曲家。以创作声乐作品《乌苏里船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飞来的花瓣》及根据民歌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牧歌》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复听歌曲:教师播放歌曲音频。歌曲的情绪:赞美的、深情的歌曲的速度:中速教师指导学生说出力度记号的名称,伴奏哼唱主题。歌曲赏析:教师播放歌曲音频并讲解———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分两段,前段平静,后段情绪比较热烈。歌曲旋律平稳,节奏顿挫有致,感受到“花瓣”一片一片缓缓飘落。表现出学生深切的思念和诚挚的问候。采用合唱的方式, 老师打开了信封,信中叙述的热烈的思念、优异的成就如春风扑面而来,老师的感情升腾,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接着旋律回落,渐趋平静,传达了学生们温馨、美好的感情。6教师讲解力度记号的作用:使全曲深情而委婉,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真挚。7、教师总结:抒发了已毕业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歌曲中飞来的“花瓣”指的是什么 歌曲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并识记相关知识。学生欣赏歌曲音频并思考: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找出歌曲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