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飞来的花瓣 蓓蕾之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合唱形式。了解并运用音乐要素———力度的变化,感受、分析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变化。 2.通过演唱歌曲片段体会力度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准确辨识力度记号。 3.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 新知导入 你知道我国的教师是哪一天,是什么时候确定这一天为教师节的吗? 新知讲解 歌曲中飞来的“花瓣”指的是什么 歌曲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歌中的“花瓣”指的是学生们寄来的向老师汇报成绩和祝福的信件,这些五彩缤纷的“花瓣”,寄托着学生们的片片深情,缓缓飘落在老师的案前…… 瞿希贤,中国著名作曲家。以创作声乐作品《乌苏里船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飞来的花瓣》及根据民歌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牧歌》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作者介绍 新知讲解 歌曲的情绪: 歌曲的速度: 赞美的、深情的 中速 新知讲解 找到力度记号 pp:很弱 p :弱 mp:中弱 mf:中强 f :强 ff:很强 力度记号: 渐弱 渐强 新知讲解 简单分析这首曲子:演唱形式、音乐结构、情绪对比? 演唱形式:混声合唱 歌曲分两段,前段平静,后段情绪比较热烈。 第一段的旋律、节奏的变化,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歌曲旋律平稳,节奏顿挫有致,感受到“花瓣”一片一片缓缓飘落。表现出学生深切的思念和诚挚的问候。 新知讲解 聆听第二段,说说这一段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 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采用合唱的方式, 老师打开了信封,信中叙述的热烈的思念、优异的成就如春风扑面而来,老师的感情升腾,幸福的暖流在心中涌动。接着旋律回落,渐趋平静,传达了学生们温馨、美好的感情。 新知讲解 感受这些力度记号对表达情感起了什么作用? 力度记号的作用:使全曲深情而委婉,情感表达更加深沉而真挚。 新知讲解 抒发了已毕业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蓓蕾之歌》,说说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新知讲解 创作背景:《蓓蕾之歌》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爷爷创作的,当时作为分管教育的中央领导,十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级院校,因而对工作在教育岗位上的园丁们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认识,特别是了解到许多条件艰苦的地方,教师们仍能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此,他深受感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999年,他为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创作并谱写了这首歌曲。歌曲为二段体,歌词朗朗上口,表现了对人民教师的尊敬和赞扬。歌曲轻快活泼,充满朝气。 新知讲解 李岚清简介:1932年5月生,江苏镇江人,李岚清主要作品有《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 新知讲解 ●速度:中速 ●节拍:4/4 ●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新知讲解 注意歌曲的表情术语 朝气蓬勃地 歌曲的演唱形式 合唱 歌曲表达的主题思想? 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赞美老师的歌曲: 《我爱米兰》 《老师你好吗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校园春秋》 《教师礼赞》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谢谢老师》《老师我想你》 课堂总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