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30106

第14课《欣赏我自己》(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表格式)

日期:2025-04-04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39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课,欣赏我自己,教案,北师大,心理健康,六年级
  • cover
设计者 单位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学段 主题 《欣赏我自己》 理论背景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学龄期儿童(6-12岁),正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课程标准》 相关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合理调节情绪、理性进行升学选择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解构 学段目标 1.自我认知:了解自己,能够从多个方面进行自我介绍。 2.学习能力:初步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乐于学习。 3.人际交往: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愿意参与各种活动,初步形成开朗、合群的性格。 4.情绪调试:感受解决学习困难带来的快乐,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 5.社会适应: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能够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能够正确处理学习与娱乐的矛盾,形成稳定的时间管理意识。 学期目标 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抗挫能力、学会自我情绪管理、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掌握时间管理方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素质、辅助学生身心愉悦的完成作业、正向成长、确立人生发展方向、实现个人健康素质和学能素质综合发展。 单元目标 学生通过活动,正确认识自己的独一无二且多面性,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学会调节,从而建立自信。 课时目标 1.了解内向和外向都是正常的个性倾向,没有好坏之分。 2.能描述和认识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懂得怎样处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具有初步的自我悦纳意识。 教学重点 能通过活动认识、了解自己,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 当别人给予的评价和自我认识不一致的时候,能够合理分辨和调节。 评价任务 1.通过“我的手指印”、“心灵故事”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且多面的。 2.“画自画像”、“为小月指点迷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各方面的特点,了解自己,正确面对别人的评价,悦纳自我。 3.观看残奥会视频,说感受,懂得怎样成就自己。 教具 课件、镜子、印泥、白纸、彩色笔、贴图 教学流程/活动设计 出示课堂公约。 二、热身游戏:《猜神秘嘉宾》 三、引入课题:孩子们,我们的眼睛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我们看到不同方面的自己,无论怎样的我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去发现多彩的自己。 四、认识自我 活动一 与众不同的我 1.出示活动规则 2.展示指纹印、找不同 提问:人与人之间除了手指纹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地方不一样吗? 过渡:是的,就算是双胞胎,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且多面的,就像这位同学一样。。。。。。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我”眼中的自己和“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分别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读心灵故事《每一个都是我》 师:你发现了什么? 过渡: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多面性以后,如果让你用一幅画把自己画出来,你会怎么来画呢?我们来试试看。 (设计意图:通过“我的指纹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