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39787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 (课件29页+视频)

日期:2024-06-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3次 大小:412075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制取
    (课件网) 课题3 制取氧气 人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新知导入 光照 酶、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新知讲解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3.加热氯酸钾(KClO3)和 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1.加热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氧气 + +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能溶于水。 实验装置: 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注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导管伸入试管少许即可。 (3)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实验室收集气体常用的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回顾氧气的性质,收集氧气时适合使用哪种集气法?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步骤: 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的底部,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定:用铁夹夹持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记得预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离:实验完毕,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防止水倒吸回热的 试管,使试管炸裂 实验内容 现象 加热试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集气瓶中水拍完 木条复燃 实验现象: 放置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当集气瓶中的水排完,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已收集满。 验满方法: 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O2 O2 2.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的 作用是什么? 探究实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编号 现象 分析 (1) (2) (3)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未见变化 实验分析: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 “一变”: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两不变”: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催化剂 交流讨论:分析下列三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 一种反应物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特点 A→B+C+··· 表达式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特点 A+B+···→X 表达式 潜水氧气瓶 医用氧气袋 在医疗和工业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是如何获取的呢? 空气 液态空气 氩气 氮气(沸点较低) (降温) 氧气(沸点较高) (加压 ) 蒸发 1. 分离液态空气法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物理变化 2.膜分离空气法 空气 一定压力下 有富集氧功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