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难忘的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音乐聆听课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京剧,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京剧艺术的特征,扩大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教材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不同音乐流派的风格。主旨是让学生们通过欣赏,感受与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京剧音乐的风格与韵味,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材分析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段脍炙人口的唱腔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女儿李铁梅唱的。旋律比较新颖,突破了传统[西皮流水]的音调模式。具有个性化、新鲜感的节奏形式,显得活泼清新。尤其是唱腔中的节奏形式与唱词内在节奏规律吻合,生动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与内心的情感。唱腔中“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一句特意重复了“虽说是”,模拟着小铁梅善于思考,边想边说的情态,“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中对“妙”、能”、“猜"等字的精心处理,都生动地表现了铁梅揣测、观察时活泼、得意的神态。这段唱腔具有清新、明朗又略带单纯、幼稚的趣味,反映了铁梅人小志大。天真纯朴又似懂非懂的性格特征。 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教育-出卷网-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学唱京剧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从把握戏曲唱段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对于二年级小学生,只是略微知道,对京剧没有深入的了解。在设计这一课时,我针对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设计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前两句感受和体验京剧之美,并乐于参与欣赏和学唱实践活动。 2.在聆听、模仿、演唱的基础上,了解旦行演唱发声的基本方法。 3.聆听、学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感受京剧旦行唱腔的基本特点:体会西皮流水的唱腔特点,能按京剧唱词的咬字发音进行演唱,并模仿体验花旦行当唱腔的韵味。 重点难点 模仿体验花旦唱腔的韵味,能按京剧唱词的咬字发音进行演唱前两句。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 1 [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一段音乐,请同学欣赏,教师表演《都有-颗红亮的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 生:回答京剧。那我们就一起走进京剧课堂,去了解京剧,认识京剧,喜欢京老师唱的这段京剧谁知道是什么名字,讲的什么故事吗 生回答。 师:这段唱腔选自京剧《红灯记》,红灯记是一-部现代京剧,故事的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名铁路板道工李玉和,李奶奶,李铁梅一家三代,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无血缘关系。这是一个特殊的革命家庭,他们都投身于抗日活动中,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机智勇敢的殊死斗争。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段唱腔表现李铁梅一心向党,期盼 ‘表叔’到来的喜悦心情。 活动 2 [讲授]介绍现代京剧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视频选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一下剧中铁梅穿的什么衣服。生回答是花布衫。京剧都穿这样的衣服吗 不是,还有穿古装的,那么铁梅穿的是现代的衣服,剧情讲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那,是近代的事情,那么这个叫现代京剧,穿古装的,讲古代故事的叫传统京剧。 活动 3 [活动]介绍京剧行当京剧被称为国粹,已经有 200多年的历史,他形成于北京,现在她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京剧分四大行当,谁知道 师:分生旦净丑 今天老师就介绍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