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51907

湘艺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日期:2025-05-1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699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
  • cover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喜动、爱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想象力丰富,对音乐的感悟性较好。为了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质,针对学生这些心理和生理特征,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课以创设“小熊的生日舞会”的情景来贯穿整合教学内容,确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主线;以“即兴创作”为抓手;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重点设计本课教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系列的音乐体验活动中,快乐自主地学习。同时我还侧重低年龄学段课堂教学中的律动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创编大量的简单、适合、易学的律动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跳,让其享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愉悦,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教材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而富有童话色彩的波兰儿童歌曲,C大调,四二拍子,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式。第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只是结尾不同,第三、四乐句亦是如此。歌曲旋律简洁流畅,节奏明快,舞蹈性很强,歌词易学上口,特别是每个乐句最后一个小结的歌词采用“一、二、一”作为衬词,更增加了儿童天真纯朴的生活情趣,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玩耍时尽情欢乐的情景,歌曲适合儿童边表演边歌唱。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背唱歌曲。 2、认识“ ”节奏,能正确读或拍击出“ ”节奏。 3、通过“拍、听、唱、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韵律感,体验编创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用明亮、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背唱歌曲。 2、认识“ ”节奏,能正确读或拍击出“ ”节奏。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编创圆圈舞并大胆进行歌舞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铃鼓1只、圆木板3个、碰铃1副、沙锤一个、课题及节奏型的磁性贴图、小动物头饰4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热身游戏:身体音阶歌 三、新课教学 (一)出示本课重点节奏“ ”,出示大母鸡贴图。 (二)小勇士大闯关 1、第一关:拍一拍,谁的节奏最准确 2、第二关:听一听,谁的耳朵最灵敏 3、第三关:唱一唱,谁的声音最动听 (三)节奏训练:节奏儿歌《生日快乐》 (四) 随歌曲伴奏律动,初步熟悉歌曲节奏和旋律。 1、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节奏从座位上来到活动场地。 2、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舞蹈动作。 3、大家一起跳一跳。 4、交换舞伴再跳一遍。 (五)歌曲教学 1、出示课题 (1)课件出示洋娃娃图片,聆听歌曲。 (2)出示课题,学生读一遍课题。 2、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了这首歌曲心情是什么样的? 3、学生观察乐谱,教师提问:这首歌曲有4个乐句,每一个乐句最后一个小节的末尾都有一个什么音乐符号呢?(介绍休止符) 4、学生用“噜”跟随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歌曲。 5、听老师唱一遍歌谱,学生观察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哪些是相同的?哪里是不同的? 6、师:我们来看看最后的“ ”和“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觉来唱,是唱得连贯还是跳跃的,才更能体现歌曲的活泼和欢快?指名说说并唱一唱。 7、边律动边跟随老师琴声用“哩”哼唱旋律。(旋律相同的地方拍腿、最后一个小节点点手指唱歌谱,唱出跳跃的感觉) 8、识记歌词 “我问你答”记歌词(师生用唱的形式问答) 9、用整齐明亮的声音跟随教师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10、带上微笑,用欢快、轻巧的声音跟随音乐模唱。(加上拍腿、点手指律动,每个乐句的末尾要唱得跳跃,体现活泼欢乐的情绪) 11、带上优美的舞姿随伴奏唱一遍歌曲,教师用铃鼓伴奏烘托气氛。 (六)、分组自主创编作品 1、课件出示问题激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