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153866

20 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076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蝉 基础过关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它臃( )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 )液可以用来抵yù_____穴里的尘土它jué_____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xià_____隙。所以,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1)把加点字的读音填写在相应括号内。 (2)依照读音将汉字写在相应横线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3.说说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答:_____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对事物的观察的顺序进行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介绍。 B.本文在介绍蝉时,将其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使文章读来亲切有趣。 C.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蝉的地穴和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第二部分介绍了蝉从幼虫到产卵的过程。 D.本文虽是说明文,但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蝉的赞美、同情,极具感染力。 5.班级准备出一期特刊,宣传谷爱凌。有位同学建议以“蝉”为封面。理由是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谷爱凌“腾空只有短短3秒,等待却已十多年”。你同意这种理解吗 为什么 答:_____ 能力提升 6.在以“敬畏自然,歌咏生命”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中,一位同学将课文《蝉》中的“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转述给另一位同学,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任何钹声都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 B.只有一种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 C.不是所有钹声都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 D.没有任何一种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9分) 知了清韵(节选) 秦自民 ①相貌平平,甚至微不足道的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被当作神圣的灵物,代表着纯洁与清高。 ②商周青铜器上有与实物相像的蝉纹,也有蝉形几何图案作为装饰,却没有蝴蝶、蜻蜓、萤火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其他昆虫。道家给蝉的羽化赋予了重生的含义。先秦到汉代流行将玉蝉作为殉葬品,寓意精神不死。蝉的若虫从污浊的泥土中脱身而出,蜕皮羽化为洁净的成虫,体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更重要的是,古人以为蝉饮露水,是高洁君子的象征。《荀子·大略》云:“饮而不食者,蝉也。”因此,玉蝉深受文玩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也有人将其作为饰物佩戴。汉晋时代的达官显贵则喜欢在朝冠上加上蝉形的饰物,称为“蝉冠”或“蝉冕”,后来“蝉冠”就成了高官的代名词。唐朝刘长卿有诗云:“入并蝉冠影,归分骑士喧。” ③自东汉魏晋时期起,蝉就成为文人最爱讴歌的昆虫之一。班昭、蔡邕、曹植、傅玄等文史大家都作过《蝉赋》。曹植的《蝉赋》以绮丽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备受天敌进攻的处境。蝉品格“清素”,正直清高,与世无争,以蝉比“贞士”,曹植首开先河。西晋陆云的《寒蝉赋》将蝉推向神坛,说蝉有文雅、清白、廉洁、俭朴、诚信等美德。郭璞也作有《蝉赞》:“虫之清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赞扬蝉拥有出污秽而不染,饮晨露而洁净的宝贵品质。从此,卑微鄙陋的蝉在文人心目中就更加高洁完美。 ④事实上,蝉并非餐风饮露的清洁之虫,而是树木的破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