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69064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3(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2153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 cover
河南省2022中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3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73年的历史就如同一 ① 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中国射手许海峰的惊天一射博得观众由 ② 的赞赏;为了实现科技兴国,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初心永不改。他们的丰功伟 ③ 必将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mí dānɡ juàn B. mǐ dānɡ juān C. mí dánɡ juān D. mǐ dánɡ juàn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①副 ②衷 ③迹 B. ①幅 ②忠 ③迹 C. ①幅 ②衷 ③绩 D. ①副 ②忠 ③绩 2.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诚·信 心诚则灵,“ ① ,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以诚待师,终能“获有所闻”;守信为上,“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 ”(《论语》),曾子以信待友,终成孔门贤人。 志·趣 陈子昂“ ③ , ④ ”(《登幽州台歌》),仰视天空旷远,黯然落泪,痛感壮志难酬;陶渊明“ ⑤ , ⑥ ”(《饮酒》其五)一瞥青山悠远,拈花一笑,乐享人生真趣。 物·理 太平宰相晏殊的“ ⑦ , ⑧ ”(《浣溪沙》)两句,在景换物移的慨叹之中,却也悟出美好终将逝去、美好依然来临的自然理趣。 3. 名著阅读。(4分) 塞内加说,“从不为艰难岁月哀叹,从不为自己命运悲伤的人,的确是伟人。”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其中两部,结合作品中人物在困难关头做出的选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①《红岩》 ②《红星照耀中国》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4. 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礼的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在古代, ① 。作为社会的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统治阶级的一切行为标准和要求。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② 。孔子主张礼与仁相融合,孟子认为礼是“辞让之心”,应是人的德行合一;荀子认为礼规范了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度中的地位;到了宋代,朱熹则使之演变成了“三纲五常,礼之大体”。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实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仅2019年,我国实施了34次航天发射,成功将78颗卫星发射入轨。截至2020年9月30日,我国发射的卫星数量已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在数字科技领域,我国表现同样亮眼。2020年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0.1%,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物联网等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此外,藏至2020年9月底,我国已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用户达1.5亿。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实现5G网络城区连片覆盖,5G建设进度位居全球第一。 材料二 中国近年研发投入强度情况统计表(右图) 注:研发强度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 的比重 材料三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新的五年规划中,技术自力更生将提升为国家战略支柱。人工智能、5G技术、芯片等,都可成为中国创新的基石。展望2035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有望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1)材料一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统计表,概括我国近20年科技研发投入的现状。(3分) (3)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认识。(3分) 二、现代文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