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风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这一课是整套教材中“享受音乐”系列的一个内容,本课安排的2个作品作者都是贝多芬,通过聆听、演唱名家的作品,让学生在经典、优秀的名作中去感受音乐综合要素的表现作用,能记忆名家名作的音乐主题,也是编写这一系列的主要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识西洋乐器定音鼓,大提琴和小提琴在乐曲中代表的音乐形象,并能哼唱彩虹主题乐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和感受,营造浓郁的听赏学习情境,在探索声音、感受音乐,参与音乐和师生互动中展开积极的探究体验学习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交响乐气势磅礴的音乐表现力,建立对交响乐的喜爱和加深对交响乐之父--贝多芬的尊敬。 三、教学重点: 在听赏中感受交响乐丰富的表现力,体会不同乐器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能哼唱“彩虹主题”。 四、教学难点: 正确分辨不同乐器代表的音乐形象并做出反应。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课型:欣赏与创编课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八、教学过程: 1、听声导入 师:在声音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吗? 播放:雷声,风声 师:这些风声和雷声如果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效果会是怎样的呢?期待吗? 2、听雷-- “电闪雷鸣” 师:我知道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因为贝多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所以被大家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父”。 师:我们今天就来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一首交响乐,叫《暴风雨》是选自交响乐《田园》的第四乐章,我们先来听其中一个片遍,请你们听完后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播放“电闪雷鸣” 师: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雷声 师:这首乐曲表现了一个从暴风雨到雨过天晴的情景。你们还记得哪里出现了雷声吗?再听,师画图形谱 师:谁来给雷声编个动作呢? 生:短雷抓拳头,渐强的雷,空中拍手后抓拳头 师:那你知道模拟雷声的这件乐器叫什么吗?它的名字叫定音鼓,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展示图片,(板书)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电闪雷鸣”,请大家记住了,定音鼓代表雷声,雷声出现时请你们配上动作。(视效果可再来一次) 3、捕风--“狂风怒吼” 师:聆听“电闪雷鸣”,我们认识了表示雷声的定音鼓。现在这个乐段叫“狂风怒吼”,你们能感受到风吹来了吗?师边听边画图形谱 师:你们觉得这些风的力度一样吗? 师:谁来给风声编个动作呀? 生:手指划圈,双手放嘴边吹风状,手臂波浪状等,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力度变化,渐强时动作幅度大,渐弱时动作幅度小。 师:你们知道代表风声的这件乐器是什么吗?介绍大提琴,(板书)我们再听一遍“狂风怒吼”。这几位同学给大家示范动作,其他同学可以模仿也可以自编动作,请你们注意根据风的强弱配不同力度的动作。 生:随音乐动作 4、看虹———雨后彩虹” 师:我们感受了“电闪雷鸣”和“狂风怒吼”,这段音乐又让你们想到什么情景呢?播放“彩虹主题曲” 师:听到这个乐段心情怎么样呀? 生:优美,开心 师:这个乐段由小提琴演奏(显示,板书),表达暴风雨过后,彩虹出来了,鸟儿在枝头歌唱,牧人回到原野,吹起了悠扬的牧笛。我们把这个好听的乐段叫“彩虹主题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哼唱”彩虹主题曲“。 师:先听老师用“啦”哼唱3遍,提醒同学注意听,在心里默唱 生:随琴哼唱 师:谁来为优美动听的“彩虹主题曲”编个动作呢? 生:鸟飞,身体摇晃,双手在胸前冉冉升起 师:我们再听一遍“彩虹主题曲”,我们一起随音乐律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