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26605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9 桃花源记 同步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104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同步
  • cover
9 桃花源记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重点) 2.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PPT中教学视频 桃花源记) 师: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有怎样的想法 生:我想去看看。 师:其实不只你想去看看,我也想去看看,大家都想去看看。“诗仙”李白为它写诗:“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诗佛”王维为之痴迷:“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草圣”张旭则称:“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诗豪”刘禹锡也对此感叹:“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桃花源,去探究它久负盛名的原因。 设计思路 通过名人诗词的展示,突出“桃花源”的久负盛名。从而引出问题,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 1.识记词语。 遂(suì)       邑人(yì)      间隔(jiànɡé) 此中人语云(yù) 俨然(yǎn) 阡陌(qiānmò) 垂髫(tiáo) 刘子骥(jì) 诣(yì) 舍船(shě) 屋舍(shè) 怡然(yí) 豁然开朗(huò) 便要还家(yāo) 2.示范朗读,读出节奏。 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 师:朗读时,注意对语气和语调的把握。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称感。另外,有一些长句、古今异义词,阅读时也要注意。 大屏幕出示: 朗读指导:古人称断句为“句读”。常见的断句步骤是: (1)审题(断哪些,断几处) (2)语感(通读文段,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3)大意(什么文体,什么内容,表达什么) (4)标志(抓词语,观句式) (5)检查(符合情理和语法规范) 示范: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 师:请同学们按照断句步骤来断句。 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说他们的先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 生2:根据语意,可以断两处,即“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生3:对,第一处抓词语“云”,第二处是将主语和谓语断开。 达标训练: 读出长句的节奏: (1)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 (2)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 闻 学生完成并反馈答案。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同桌互读,评价指正。 4.检查诵读。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诵读情况。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通过检查预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识记本课重点字词。同时,检查可采用大屏幕投影,学生识读的形式,也可以直接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三、小组合作,初步翻译课文 1.翻译课文。 师:学习文言文,疏通文意是基础。请同学们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翻译课文,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在课本上圈点勾画。 2.小组合作,交流疑难。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疑难,解决不了的,在课堂上提出来。最后教师明确答案。 3.检测重点字词,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投影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翻译。 (1)古今异义 ①芳草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②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示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2)一词多义 为 舍 寻 乃 (3)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问所从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问从所来”) 省略句: ①林尽水源[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林尽(于)水源”]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设计思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学生通过阅读和自主翻译,合作探究,便可读懂课文大意,了解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疏通文意,寻找线索。 师:疏通了文章的大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