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26609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同步教案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46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
  • cover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重点)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洁导入。 师: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名扬世界,可近代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了 从“五四”时起,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仍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 让我们来看看丁肇中教授的分析。 2.作者简介。 作者 丁肇中 出生年 1936 国籍 美国 评价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关作品 《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学》《怀念》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圈画出能够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 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学生完成后,找学生反馈阅读结果。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瞭望(liào) 探chá(察) jiǎn(检)讨 激变(jī) xiù(袖)手旁观 缅怀(miǎn) 探tǎo(讨) 彷徨(pánɡhuánɡ) 格物zhì(致)知 不知所cuò(措) 授yǔ(予) zūn(遵)照 rú(儒)家 荣yù(誉) 丁肇中(zhào) 领wù(悟) 预设: 观点: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格物致知”即从探察物体中得到知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小组合作,探究意义。 师:明确了作者宣讲的观点,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学生快速跳读课文,筛选出相关信息,小组讨论并反馈。 预设: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师小结: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葆有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同学们继续思考,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预设: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意,理解演讲词的观点,弄清楚作者演讲的目的和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探究写法和特色打好基础。 三、梳理文脉,理清思路 师:明确了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懂得了作者在“讲什么”,接下来我们还要知道作者是“怎么讲”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并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演讲思路。 提示: (1)思考文章先写了什么 再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理清文章思路。 (2)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展开的 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示例一:旁批一“开场白,从获奖自然转入教育问题”指出段落的作用是引出演讲的话题———谈教育问题。 示例二:旁批三“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提示我们注意事例的作用。 学生根据提示进行探究,归纳整理后展示交流。 预设: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为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 师小结:文章是按照一般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