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4280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55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cover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潍坊市寒亭区固堤中心学校 侯宁 一、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来学习,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电学部分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生分析: 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为这节课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打下乐良好的基础。 ②学生个体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经具有了为物理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能力。 ③初二下学期的学生能力层次有了一点变化,已经出现了两级分化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本班有41名同学,男生22名,女生19名。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平衡的原则分成8个小组,成员角色有组长、副组长、操作手、记录员、发言人等,成员轮流担当。 (三)重难点: ①重点: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②难点:运用欧姆定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三个目标是密切联系的整体,应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获得知识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中还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此我三个目标整合后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①通过学生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②使学生领会“控制变量”的思想,增强学生物理对比、转化等能力。 ③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间,学生与老师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探究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目的,本节课以探究式体验教学为主来完成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时间2分钟]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让学生在记忆生动的情景中学会学习。因此设疑:学生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这三个量究竟有什样的定量关系呢?点出本节课题“欧姆定律”。(学生课下已经做了导学案的预习部分后附,学生把不会的题提前写到了黑板上,老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对待。) (二)展开探究活动,自主总结结论 [时间35分钟]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老师将学生引导到探究新知的环节,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新知探究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完成的。) 1.探究活动一:对电阻公式的理解 (学生根据预习学案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自主讨论。学生可能想不到,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可以稍微讲解) 2、探究活动二:用欧姆定律求电阻(本节课重点,探究活动之前老师点拨解题步骤) 老师点评: ①叙述欧姆定律时,注意电流的关键词是“中的”,电压的关键词是“两端的”,电阻的关键词是“的”。 ②I、 U、 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 ③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主单位) ④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 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探究活动一,二是针对预习学案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做稍微的提示,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学生不难理解,不作为重点,只是为以下探究活动打基础的) 3、探究活动三: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本节课的难点,定性研究) ①采取学生自主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电阻的串并联引起的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从而自主得出结论,能更好的证明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 ②在实验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