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47979

【高频考点聚焦】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轮复习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0499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频,考点,聚焦,中华,文明,起源
  • cover
(课件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时空坐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导向分析】 1、结合考古学成就和历史文献,考查原始社会后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内涵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 2、结合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内涵,创设学习情境,考查先秦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3、联系夏商周时期的考古遗存,创设学术情境,从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角度考查早期国家的特征。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元谋人 北京人 黄河流域: 仰韶 文 化 大汶口文化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 原始 人群 母系氏 族公社 父系氏 族公社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距今约7千—5千年 距今约5000年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辽 河 上游:红山文化 长 江 下游:良渚文化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依据两则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①多元一体;②源远流长;星罗棋布,多姿多彩;本土化;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马金口遗址 平民居住区 钟家村遗址 平民居住区 花园里遗址 平民居住区 莫角山遗址 贵族宫殿 反山遗址 贵族陵墓区 ———刘斌《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良渚古城墙,已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恩格斯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021年辽宁卷)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 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 体现了( )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 【解析】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C 【高考真题演练】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生产发展--贫富分化、--私有制、阶级分化、不断争夺 ①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 ②考古证明的龙山文化“万邦”时代; 1、背景: 2、早期国家: 禅让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二重证据法”就是将“地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