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59094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2593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 cover
化学肥料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准备 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②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③常见化肥样品、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活中同学们认识多少种肥料 2.投影: 在十六种元素中碳、氧、氢三种元素需要量最大,其来源是空气和水;其次,作物需要量较大的是氮、磷、钾等,则需从土壤中吸收,而土壤里氮、磷、钾三种元素含量往往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因此还需要化学肥料来补充。 (二) 认识常见的化肥 (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投影展示化学肥料的用途: 3、(再创情景)讲述案例: 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肥,如果缺少这些营养元素,农作物就会得“病”: (提出问题):这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 (三) 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1.如何区分常用的氮、磷、钾肥呢?2.怎样科学施肥? (学生活动) 1.观察实物、填写下表: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2.组内交流:交流观察结果。 3.展示成果: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4.学生小结:从外观上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 5.交流实验结果:学生下位,自由交流;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指导,给予点评)。 6.归纳小结:区分氮肥和钾肥的方法。 氮肥 磷肥 钾肥 碳酸氢铵 氯化铵 磷矿粉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外观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末 灰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无气味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不溶于水 部分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氮肥 钾肥 硫酸铵 氯化铵 硫酸钾 氯化钾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 可燃烧,熔化起泡或冒烟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不燃烧,跳动或有爆裂声 加熟石灰研磨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教师总结:鉴别化肥一般从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入手,如磷肥呈灰白色且大多难溶于水,碳酸氢铵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化学方法可利用物质中的特征离子加入适当物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如含NH4+可加入碱(OH-),含CO32-(或HCO3-)的可加入酸(H+),产生气体,含Cl-的可加入AgNO3溶液,含SO42-的可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也可利用酸碱性不同加入酸碱指示剂,如K2CO3溶液呈碱性,可直接用无色酚酞鉴别。 (四)课后活动 1.社会调查:化肥使用的利弊与对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