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855年2月18日午夜,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发出如下的电报:“皇帝正在死去,并向所有的人道永别。” 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击服毒自杀了! 路在何方?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张雪 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自幼接受过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农奴制。他清楚地认识到:“如不废止农奴制,国内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能的。” ———《苏联通史》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2.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到处都在谣传,我要给农奴自由,这是不正确的……但是,农奴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很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了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已经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张雪 农奴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 地主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 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 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根本目的: 阅读教材P95内容归纳:为了使改革顺利开展亚历山大二世是怎样酝酿改革(准备)? 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农奴制改革公开化,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阅读教材P95内容归纳:当时有哪几种改革法案? 结合当时俄国的发展形势,请你判断一下,亚历山大二世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A、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家奴,也不愿把土地分给农民,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工商地区:需要自由劳动力,解放农奴,但要求农奴交赎金,用以投资工业; C、草原地区:劳动力缺乏,逐步分给农奴土地, 但农奴要服劳役。 颁布“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1.政治: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②享有基本公民权 ①不得作为私有财产买卖 赠送 抵押 2.经济: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 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②份地赎金高于实际地价二三倍 付清前要服劳役 ①份地数量、肥瘠和临时义务都由地主决定 3.组织: 加强村社制度 负责份地赎金、赋税的缴纳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以上材料节选自《俄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结合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评价。 材料四 一位封建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万岁’!‘万岁’! 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民的希望,他给予人民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你们所梦想和所需要的。” 评价: 1.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 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地位) 3.是一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