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274013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方法 专项5 现代诗、散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12141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阅读,统编,答案,散文,现代,专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方法 专项5 现代诗、散文阅读 文体概述 诗歌按时代划分,可分为现代诗和古典诗歌。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分类如下: 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韵脚诗等。 按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按长短分:微诗、小诗、短诗、长诗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它包括杂文、报告文学、小品文、随笔、传记、游记等。有时也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 本学期涉及的现代诗和散文有《桂花雨》《我的长生果》等。 方法指导 现代诗 一、结合背景。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读懂一首诗,首先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初步的了解。 二、重视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注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韵美。如《繁星(七一)》中: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运用三组结构相同的短语,营造出“这些事”的具体情境:一是“月明的园中”,指自然之趣;二是“藤萝的叶下”,指童心童趣;三是“母亲的膝上”,指母亲和亲情。一方面把回忆的场景具体化,另一方面为回忆的内容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三、品味语言。有的诗歌的语言优美凝练,人们常用“明净无杂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喻;有的诗歌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来形容。因此阅读诗歌时,品味语言美是重点,要细细咀嚼、反复体会,揣摩语言的优美、生动,理解语句含义和感受语体色彩等。如《绿》中: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去找这么多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的出奇。 连续运用六个形容绿色的词语,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体现出绿色的丰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省略号表示绿的颜色不止这几种。 四、理解情感。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基调,才能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如《白桦》一文: 在我的窗前, 有一颗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这首诗以白桦为意象,展现了白桦的高洁之美,表现了诗人对白桦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体现出诗人对拥有白桦般品质的人的尊敬,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散文 一、理出思想内容。散文具有言近旨远、寓意深长的特点,把一些琐碎事物贯串起来,必须依靠作者的闪光思想。如琦君的《桂花雨》,本文把思想情怀寄托在作者对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回忆之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二、抓住散文线索。梳理线索是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找准文章的线索就能抓住作者安排文章结构的用意。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散文可以以物为线索,以事为线索;可以以人为线索,以情为线索;也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文章的标题是捕捉线索的主要切入点,另外,游记类散文一般以游踪为线索。如《我的长生果》一文: 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说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 …………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回忆了少年时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