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了解常见金属和合金在组成和性质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有更广泛的用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对金属物理性质和合金的特性进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感受“物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多角度综合分析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引领 引导探究 学法:实验探究 合作学习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铁丝、铜丝、铝丝、铜片、铝片、铁片、铝箔、汞(温度计)、黄铜、纯铜、硬铝、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至少准备一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物品,并通过查阅资料确定该物品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境激趣 引入课题 【展示】神州十号、蛟龙号图片 【讲述】上九天,下五洋,几十年前还是伟人诗词里豪迈畅想,如今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平实一景。神州飞船和蛟龙号载人 潜水器制造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在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金属材料的重要性。 【展示】宇通客车图片 【讲述】金属材料是汽车用材料的主体,单从重量而言,金属材料就占到全车的65%—80%。 【问题】举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品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有哪些? 【过渡】为什么金属材料有如此广泛的用途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找出其中的答案。 【板书】课题1金属材料 观看、聆听、体会 展示课前准备的金属制品,交流讨论。 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高端到普通,让学生充分体会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 自主合作, 学习新知: 学生活动一: 探究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二: 如何选择金属材料 学生活动三: 探究合金的特性 指导学生以铁、铜、铝为例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师巡视、指导 【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金属的物理性质。 【讲述】金属的延展性包括延性和展性。延性是指金属可以抽成细丝。 如:1g黄金能拉成4000米的金丝。展性,是指可以压成薄片。如:一两黄金,压成金箔可覆盖两个篮球场。 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那么在制造金属制品时如何根据金属的性质选择金属材料呢? 我是“小小工程师” 【讲述】请你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设计一种导线 。 适时给出问题: 1.银的导电性比好铜,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2. 铜的导电性比铝好,为什么长途高压输电线路用铝制导而不用铜制? 【讲述】请同学们思考第4页的讨论题。 【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展示】新型环保全铝宇通客车图片。 【问题】全铝车身为什么质量减小了约46%,并且油耗更低,更加环保? 展示一片纯铝片,用手弯折 【讲述】这是铝合金材料,是在铝中加热熔合了铜、镁、硅等金属和非金属。 【讲述并板书】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铁常见的合金有生铁:含碳(2%—4.3%);钢:含碳(0.03%—2%);不锈钢:铁、铬、镍合金 。 【讲述】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要9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