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2 组成物质的元素 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 1、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2、熟记常见元素名称及符号。 3、理解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概念。 4、了解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 5、培养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 元素符号的意义。 难点 熟记常见元素名称及符号。 课堂引入 现在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和前面学习的“物质是由微观的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是否相矛盾?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组成物质的元素 元素 元素的概念 元素符号 单质 化合物 单质、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元素 地壳中元素含量 海洋中元素含量 人体中元素含量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元素 1.元素的概念 (1)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电荷数 (2)元素三要素: ①相同核电荷数; ②同一类原子(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③总称。 注意: (1)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2)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不止一种原子。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离子。 (3)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有100多种,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有3 000多万种。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含有同一种元素。 知识回顾 元素 原子 定义 不 同 点 相互关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是宏观的概念; ③只能组成物质,不能构成物质; ④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①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是微观的概念; ③可直接构成物质,也可构成分子; 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回顾 3.元素与物质、微观粒子的关系 原子 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金刚石、汞等 分子 氧气、氢气等 离子 氯化钠等 结合 结合 分解 聚集 得失电子 结合 知识回顾 4.元素符号的规定及书写 (1)国际上统一采用字母来表示各种元素,称为_____; (2)元素符号的书写 ①用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_____来表示。 ②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第二个乃至第三个_____来表示。 元素符号 第一个大写字母 小写 知识回顾 5.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_____;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_____; (3)对于由单个原子构成的单质,还表示这种____。 如:Fe,即可表示铁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铁原子,还可以表示铁这种物质。 元素 原子 物质 知识回顾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6.元素分类 汉字特点:带“钅”旁,“金”和“汞”例外 稀有气体元素: “石” 固态非金属 “气” 气态非金属 “氵” 液态非金属 氦、氖、氩、氪、氙 知识回顾 1.单质 由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叫做单质。通常可以分为_____单质和_____单质。 2.化合物 由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叫做化合物。如果化合物仅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此化合物称为_____。 知识点2 单质与化合物 纯净物 同种 金属 非金属 不同种 纯净物 氧化物 知识回顾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2.生物细胞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____(65%)、碳 (18%) 、氢(10%)、_____(3%)。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4.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5.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 氧元素 铝元素 氧 氮 氮元素 氢元素 知识点3 自然界中的元素 氧元素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元素的认识。 例1 某饮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这里Na、K、Ca、Mg是指( ) A.元素 B.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