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304325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38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第二,形成,溶液,课题,单元
  • cover
《溶液的形成》课时一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溶解现象。 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多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了解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关注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实验和对身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并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思路: 引导———探究式、学生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及药品: 投影仪、玻璃棒、乙醇、五种溶液(品红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钾溶液)。 (2)学生用具及药品: 玻璃棒、小试管、药匙、滴管、食盐、泥土、植物油、碘、高锰酸钾、煤油、水、乙醇、洗涤剂。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经常需要将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例如:我们将蔗糖分散到水中形成糖水;将固体碘分散到酒精中形成碘酒用于消毒;将洗衣粉分散到水中等等。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质要分散到其他物质当中吗?下面我们带者问题完成下列实验(2人为一小组)。 【活动与探究一】取少量蔗糖和硫酸铜晶体,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活动与探究二】取少量泥土和2~3滴食用油,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中,振荡,放一段时间,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实 验 振荡前 现象 振荡后 现象 静置 现象 蔗糖放入水中 氯化钠放入水中 泥土放入水中 食用油放入水中 讨论:在上述实验中,分别有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哪些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哪些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哪些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在水中? [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用多媒体介绍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一些资料。] (另外和学生对比观察已准备好的一些溶液重点分析溶液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分散溶解在水中吗?除了水之外有没有其他物质也可以做溶剂来溶解其他物质呢? 【活动与探究三】人教版P28,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 水,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取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 煤油,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溶质 溶剂 实验现象 碘 水 高锰酸钾 水 碘 煤油 高锰酸钾 煤油 实验表明: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煤油当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煤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 [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可以得到结论:①不是所有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都可以形成溶液;②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通常我们见到的溶质是固体,你们想想溶质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吗? (学生讨论举例说明:如酒精溶于水;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活动与探究四】演示人教版P29,在高锰酸钾溶液(为了显色,有利于观察)中倒入少量的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有什么现象,完成表格。 溶剂 溶质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巩固练习】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 溶质 蔗 糖 HCl气体 NaCl 溶剂 水 H2O H2O 溶液 碘的酒精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三、联系实际、知识升华 刚才我们作过了将食用油分散到水中的实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是经常碰到,比如吃饭时不小心在衣服上沾上了油,家里沾了油的盘子碟子如何来清洗呢? 学生讨论交流。 【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