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来了》第 2 课时 ( 调整与反思 )【教学内容】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歌》———《旅行之歌》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旅行之歌》,准确表达歌曲的弱起节奏,能够比较熟练地演唱。 2.通过聆听、试唱、合作、表演等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能轻巧有弹性地表达歌曲。 3.区分两段歌词表达的不同情感,能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和声音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旅行之歌》,准确表达歌曲的弱起节奏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能轻巧有弹性地表达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请你跟我这样做 学生模仿老师两拍一次拍手 2.看老师加了什么动作? 学生模仿老师每句后加入X .X X.的节奏拍手 3.刚才我们加了一个拍手的动作,拍了几次? 这个节奏拍了三次,有长有短,出示节奏:X .X X. 再拍一次———附点音符长一点,十六分音符短一点 4.和着音乐准确拍出节奏 5.这次加上脚步动作,数一数,老师踏了几步以后再拍手的?带领学生一起边踏边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对歌曲有完整的印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该节奏出现的位置,培养了听记节奏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踏着轻快的音乐,看到大家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到户外旅行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开始我们快乐的音乐旅行吧! 2.听歌曲范唱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是北欧斯堪迪纳维亚的一首儿歌,叫做《旅行之歌》,歌曲表现了孩子们旅行时欢乐的心情。首先听老师为大家进行范唱。 3.再听歌曲 请小朋友伸出手,为歌曲打节奏。 4.分角色接口读歌词,读准节拍重音,掌握弱起节奏的规律 加上脚步,再读一次 5.跟音乐模唱 慢速跟着琴声模唱歌曲 学唱三个“啦啦啦”,其中有一个“啦啦啦”,它发生什么变化了?手势提示音高变低了。听琴声唱一唱 学生和老师接口唱三个“啦啦啦”。 提示学生唱啦啦啦的时候嘴巴张圆。 6.师生接口唱第一段歌词,再交换,熟悉歌曲旋律。 早晨多明亮,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边走边唱,歌声轻巧而有弹性。 听听哪一句,歌声变得优美抒情,可以唱连贯一些 (学生交流) 7. 完整熟练地演唱第一段。 8.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 夜幕降临了,我们的音乐之旅也发生了变化。到了晚上,该回家了。来读一读第二段歌词。 9.到了晚上,你觉得歌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力度变弱一些,再慢一点。加上渐慢,还原速自然地变化处理。 10.完整演唱歌曲,加上动作表演。 今天我们学唱了旅行之歌,第一段唱的是早晨,我们精神百倍地出门,充满快乐的心情,第二段唱的是晚上,我们满身疲惫地回到家里,但回味这样的旅程,仍然感到心情愉快。能不能把这个变化唱出来? 【设计意图】抓住音乐是听觉艺术的特点,采用接口唱、读、动作表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轻松高效地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抓住音乐的要素来设计教学,让学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歌声表达出第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较弱的力度,较慢的速度表现因为疲惫而渐行渐缓的脚步以及夜晚安静的氛围。让学生将体会到的情感用歌声表达出来。 三、课堂小结 快乐的旅程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上,我们学唱了歌曲《旅行之歌》,不仅表现了歌曲愉快的心情,还通过改变力度、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情绪。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