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9课教案 第19课 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体验手工制作玩具的乐趣,培养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制作纸弹簧的基本折叠知识与方法,了解纸弹簧的特点。 难点:尝试用“简单组合和装饰”的方法制作有趣,不同造型的“纸弹簧”玩偶。 教学准备: 教具:彩色纸条,纸弹簧,弹簧玩偶,制作小兔玩偶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教室里面来了几位可爱小客人,它们害羞的躲起来了,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桌椅附近,我们一起邀请他们出来。(找到盒子同学打开拿出弹簧玩偶) 2.说说自己小组的客人叫什么名字,它们头部用什么方法做的?(板书:剪贴、绘画、折) 3.小客人原来是蹦跳大赛的使者,是来邀请我们去参加蹦跳大赛的。因为更多的朋友参加,蹦跳大赛才更热闹!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跳玩偶!(板书课题:蹦蹦跳跳) 二、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拆一拆、折一折 (1)老师今天还带来一位客人,它也想参加我们的蹦跳舞会,我们来看看她符合我们的要求吗。仔细观察,它会动的这部分轻轻一按就会弹起来,拉一拉还会动,它很像我们生活中的那样东西(弹簧)? (2).弹簧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很广泛。(PPT展示生活中弹簧) (3).平时我们生活中的弹簧都是用塑料、铁丝制作的。(PPT展示) (4).这里的弹簧是用纸做的,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纸弹簧。 (5).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纸弹簧,你们仔细观察纸弹簧,拆一拆,折一折,讨论研究出它的折法。 (6).说说自己发现的折纸弹簧的规律,老师和同学一起折纸弹簧(示范、老师补充) 2.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1).学生尝试折纸弹簧。把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和纸弹簧玩偶身上的纸弹簧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粗弹簧做身体,细弹簧做四肢) (2).玩一玩、看一看玩偶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 三、直观演示,激发创作 1.师生合作完成纸弹簧 小朋友们说的真棒,老师迫不及待的想制作一个蹦跳玩偶去参加蹦跳舞会,我女儿特别喜欢小兔子。我已经准备了小兔子的头、纸弹簧、四肢,谁来帮我一起完成。 (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 (2).出示三个小兔子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 (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 (4).注意事项:纸弹簧长短粗细要合理、制作弹簧玩具形象鲜明、粘贴要牢固。 四、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 1.创设作业情境:我的小兔子可以去参加蹦跳舞会,你们想带谁去参加了? 2.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快乐舞会 1、各组推选一个最优秀的作品上台展示。 2、 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最吸引你的是哪件作品说说你的理由。 师评:教师从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等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奖 3.蹦跳大赛开始 六、课后延伸 1.纸弹簧还可以做很多好玩的玩具,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 2.你还可以用纸弹簧做什么了? 3.师小结:其实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师拿出废旧铁丝做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