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75427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重难点过关:光现象特点探究实验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2274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物理,八年级,重难点,过关,现象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重难点过关:光现象特点探究实验 一、实验探究题 1.(2021八上·环江期中)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____)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眼睛从右侧看过去,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人眼看到的塑料薄膜上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 (4)为了增大烛焰所成的像,可将蜡烛与小孔的距离调   (选填“远”或“近”)一些。 2.(2021八上·东台期中)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小明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制成如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圆筒的   (A/B)端是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 (2)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光屏一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3)图乙中,保持易拉罐和圆筒位置不变,应将蜡烛向   移动(左/右),可以使得屏上的像变大; (4)小明到室外研究小孔成像,正午时,在地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2cm等边三角形孔的纸板正对着太阳,当纸板逐渐远离白纸时,白纸上光斑的形状   (由圆形变成三角形/由三角形变成圆形),同时光斑的亮度   (增强/不变/减弱); (5)保持纸板与白纸的距离不变,用另一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向左移动(如图丙),当看到光斑是圆形时,继续用卡片遮挡,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   (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   (增强/不变/减弱); (6)小明进一步实验,分别测出烛焰的高度h1,烛焰到小孔的距离x1,像的高度h2,像到小孔的距离x2,测得多组数据后发现,它们之间满足关系: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中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小明从网上查到太阳到地面的距离约为 m,一个直径为3.5cm的光斑到它对应的小孔间距为375cm,则太阳的直径约为   m。 3.(2021八上·玉林期末)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i 30° 40° 50° 60° ∠r 30° 40° 50° 60° (1)表中∠r表示   (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3)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如图乙,把纸板NOF向后折,光沿EO入射在纸板NO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4.(2021八上·香坊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 折转, 垂直于平面镜。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反射角r (1)让入射光线贴着纸板 沿 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测量数据记录如上表。你认为表中的一个错误数据是   。余下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光反射时,   ; (2)当将光线沿 射向镜面时,此时入射角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