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395424

14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22530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案,答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的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 2.读懂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3.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品格。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 2.读懂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 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和伟大人格。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进程〗 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时代,诗人更是不胜枚举。当李白的仙风道骨、杜甫的悲天悯人渐行渐远,他的豪气干云依然可以照亮大唐的天空。无论是身居陋室还是地处穷山恶水,面对萧瑟的秋天,他都能高亢地吟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刘禹锡。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词》《浪淘沙》《杨柳枝》《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2.写作背景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洛阳,途经扬州,遇到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三、预习设计 1.请把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一诗补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_,_____。 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课文填空 ⑴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 ⑵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⑶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⑷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李白《行路难》中用比喻修辞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⑵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行路难》的作者_____,字_____,号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诗人。被后世称为“_____”,与_____合称“李杜”。代表作有《行路难》,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诗歌。 ⑵《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 ,字 ,是 朝人。被白居易称为“ ”。早年与 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 唱和,世称为“刘白”。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凄凉( ) 烂柯( ) 侧畔( ) 长精神( )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译文】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别人风风光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你的才名太高,按理说遭受点挫折也正常,但是遭遇二十三年的曲折,这磨难也太多了。 五、疏通诗意 1.解释加点词语 ⑴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