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47707

【核心素养目标】13.桥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563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桥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4.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感受老汉的沉稳镇定、高风亮节 语言应用: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思维能力: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审美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学习汉字有兴趣,能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语言应用:认识并会写本课“咆、哮”等8个生字,学会本课新字词 思维能力:通过默读,知道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并画出相关语句,批注、谈感受。 审美创造:体会人物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时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一、导入:一座桥能连接两岸,一座桥能跨越天堑,一座桥甚至能带来生存的希望。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以“桥”为题的小说。板书课题 二、认识作者 谈歌 原名谭同占。1954年出生于河北。作家、记者,发表了19部长篇小说,千余篇中短篇小说。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 代表作品:散文集《一吐为快》等,小说《家园笔记》《大厂》《绝唱》等。 认识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1.这篇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环境?其中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什么故事? 自由读课文,补充下面的表格。 小组合作:完成信息卡。 小说《桥》信息卡 环境:暴雨 山洪 人物:老支书 村民 小伙子 老太太 情节:山洪逼近 疏导过桥 桥塌人亡 祭奠亲人 2.迅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说一说这些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夸张:突出雨大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比喻:山洪凶猛 词语解析 咆哮:(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造句:风还在咆哮着,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拟人,山洪凶猛,把洪水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洪水肆虐凶猛的特点。 拟人句: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6)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7)水,爬(山洪肆虐)上了老汉的胸膛。 词语解释 狞笑:凶恶地笑。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 (8)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9)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语句都很简短,突出了紧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