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送给老师的花 课时: 1课时 课型:剪贴画 年级:四年级 教材:上教版 教材分析:《送给老师的花》是上教版小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贴出来的画》的第一课教学内容。本课让学生欣赏盆花作品,了解盆花中花器和花枝的比例关系,知道盆花的基本造型,可以是水平型、三角形、扇形等,把制作时的要素颜色、形状、用途讲解清晰,并了解剪贴画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大小、高低、疏密的组合规律用彩纸剪贴盆花。通过欣赏和制作,感受盆花的装饰美,激发对拼贴工艺的学习兴趣,并用作品表达对老师的爱和感谢之情,情感升华。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比较丰富的彩纸剪贴经验,并且在三年级时学习运用彩墨表现过盆花,对盆花的基本造型有所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盆花造型的比例、色彩、大小、高低、疏密组合的搭配。学生能够感受到盆花装点生活可以增添生活情趣,从店里买来的花,或是从田野采集的野草,插在各式各样的瓶子里就能得到一种来自于大自然的美丽,学生知道将制作好的盆花赠于他人可以表达情感、联络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剪贴画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大小、高低、疏密的组合规律剪贴盆花。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盆花的组合和搭配,用彩纸剪贴的方法完成盆花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欣赏盆花的装饰美,激发对拼贴画的学习兴趣,提高生活情趣,表达对老师的爱和感谢之情,体现感恩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盆花大小、高低、疏密的组合及拼贴。 难点:有创意地表现盆花的组合和搭配。 教具:教学课件,剪刀、彩纸、胶棒。 学具:剪刀、彩纸、胶、盆花图片。 教学设计思路: 《送给老师的花》是《贴出来的画》单元的剪贴画练习课。采用情境提问导入,教师节到了,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意?学生讨论交流,再用花朵图片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解花的象征含义,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花的美,美的东西更能表达情感,从而引出课题《送给老师的花》。为了揭示盆花造型的比例关系,教师设置小游戏环节,给出盆花组合的元素:花盆、花朵、枝叶,让学生任意组合。学生展示组合效果,对比画面从而了解盆花的结构比例,一般来说,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了解构图比例关系之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制作盆花。教师将自然界中花卉图片和盆花作品图片进行欣赏比较,了解将自然界中的美带到生活中,需要进行重新组合,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花朵的不同剪法,花朵、花枝组合排列的方法。教师小结:花朵、花枝的组合要有疏密、大小、高低的穿插变化。 观察不同的盆花图片,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通过画面组织、剪贴花盆、花朵组合、添加枝叶的方法来完成画面。学生在自己体验和教师示范中巩固拼贴方法,在欣赏优秀学生作品的刺激下,激发创作灵感。作品剪贴在黑色刮蜡纸上,最后用刮笔给老师写一句话,表达情感。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法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画面盆花的布局、色彩的搭配、花朵的造型组合、语句的表达等,在最后拓展部分欣赏用其他材质表现的盆花作品,感受画面中盆花的装饰美,激发对拼贴画的学习兴趣,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提问与导入 1.教师提问:教师节到了,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意? 2.学生交流讨论。 3.出示花朵图片,讲解花的象征意义。 4.揭示课题:送给老师的花。 比较与发现 1.小组游戏:拼一拼,看看哪组盆花搭配最漂亮。 2.对比作品,分析花盆和花朵的组合搭配。 3.欣赏盆花图片,出示比例线。 4.教师小结: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协调。一般来说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高) 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 观察与探讨 1.欣赏盆花图片,发现花盆不同造型。 2.对比花卉图片和盆花作品花朵图片,讨论不同花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