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474302

【核心素养目标】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3次 大小:25556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一,建立,国家,封建,多民族,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掌握秦朝统一的过程与时间,知道从战国到秦朝的这一社会转型过渡期的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搜集有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建立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和“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及暴政”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家国情怀】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作用,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秦朝统一的背景、巩固措施,认识其在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难点: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解释秦亡的原因。 三课前预习 1.秦朝的政治制度 朝代 中央行政 地方治理 秦朝 (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体制的_____,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_____、_____、_____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2)三公九卿制:三公指_____、_____、_____。丞相是_____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_____所在,秉承皇帝,统领百官;太尉掌管_____;御史大夫是_____,掌管_____、_____,同时又是最高_____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泛称“_____”。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情由_____进行廷议,最后由_____裁断。(3)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了以_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_____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察使掌监察;设36郡,后不断增减。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多少置县令(长)、丞、尉。郡县主要官员都由中央_____。 2.秦末农民起义 (1)时间:前209年。 (2)爆发地:____。 (3)过程 ①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____。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②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3.汉初的政治制度 (1)基本沿袭秦朝,史称“____”。 (2)地方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原因 “惩亡秦孤立之败” 概况 ①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七个____为诸侯王,对中央集权造成严重威胁;②后来陆续分封一批____,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结果 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最终被平定 4.“文景之治” (1)汉初与民休息: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_____思想,采取“_____”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_____”。 5.秦的统一:条件 (1)客观条件: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____所带来的阻碍。 (2)历史条件:秦地理位置优越,____雄厚;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尊奉____,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6.医学和科技成就 《黄帝内经》 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奠定了____的基础 《____》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九章算术》 在中国数学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造纸术 105年,东汉____改进造纸术,推动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