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27451

3.1电现象(课件)2022-2023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534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现象,课件,2022-2023,学年,教科,九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认识电路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电现象: “怒发冲冠” 思考:头发竖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面存在着 什么奥秘? 观察与思考 静电现象 一 实验1: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能吸起纸屑 实验2: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起头发 实验3:与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水流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摩擦起电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 玻璃棒带 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橡胶棒带 负电荷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 - 问题: 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会 起电呢 1.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3.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核外电子 原子核 + + + – – – 摩擦起电的原因 讲授新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 当两物体摩擦时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的物体与外界绝缘。 摩擦起电的条件 归纳与小结 用绸子去摩擦玻璃棒,玻璃带正电,这是由于(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得玻璃棒带正电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所以玻璃棒带正电 练一练 D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 - - + + 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结构:如右图 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如下: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动画演示 验电器 讲授新课 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个通草球用丝线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 练一练 D 讲授新课 金属导线中电荷的组成 没有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电流 三 讲授新课 通电时自由电子的运动情况 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讲授新课 如图,移动的电荷是 ,电荷移动方向为 。电流方向为 。 B A 从A到B 从B到A 负电荷 练一练 讲授新课 对电流方向的理解: (1)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2)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讲授新课 电池:电池有正、负两个极,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路中电流的流向,如下图: 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回电池。 讲授新课 电现象 静电现象 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摩擦起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电流 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 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 电能 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能量转化 随堂小结 练习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电荷互相排斥,_____电荷互相吸引. 2.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是_____电荷. 同种 异种 正 3.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头发和梳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