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3091

《在山的那边》精品资源(课件+视频朗读)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30709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在山的那边,精品,资源,课件,视频,朗读
  • cover
(课件网) 19 ﹡在山的那边 同学们,你们见过波澜壮阔、一望无际的大海吗?面对大海你有着怎样的感慨?(让见过大海的同学描绘美丽的海景,描述见到大海时的心情)有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每天抬头可见的都是无言的群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但是他和你们一样,向往那片蔚蓝色的海洋。经过努力,他终于走出大山,见到了梦想中的大海,并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了一首诗—《在山的那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人用心吟出的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庄子·渔父》)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赖以正书《千幅七言对联》)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魏·曹操《龟虽寿》)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 1.反复朗读,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1)概念: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2)特征: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生动、形象;有和谐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 (3)分类:按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分,有抒情诗和叙事诗;按题材分,有田园诗、山水诗和讽喻诗等;按表现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 一、反复吟读 二、知人读诗法 三、关键词法 如宋祁的《玉楼春》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一“闹”字使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 四、意象赏析法 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象 征 手 法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象征:借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相近的概念、思想、情感。 例如:红 色———革 命、胜 利 绿 色———和 平、希 望 鸽 子———和 平 运用象征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易懂,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在山的那边》是王家新在1979年写的一首诗,当时他还是一个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不久的学生。《在山的那边》起源于他童年的生活经历,他童年时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童年的山区生活是封闭的、压抑的,而诗人又是一个善于幻想、对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这种独特的体验,成了他创作的源泉。 作者 王家新,笔名北新,湖北丹江口人 评价 中国当代诗人、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作品 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楼梯》等 痴想( ) 凝成( ) 喧腾( ) 诱惑( ) 一瞬间( ) 隐秘( ) chī nínɡ xuān yòu shùn yǐn 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喧腾: 深深沉浸在遐想之中,形容人呆呆地在想一件事情。 隐蔽,不外露。 凝结形成。 吸引,招引。 喧闹沸腾。 语速适中 重音恰当 声调抑扬顿挫 1.请概括这首诗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童年时候的想望和困惑。 第二部分:长大以后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