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39900

第四单元声声慢30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教版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共3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7387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职业,PPT,35张,工科,模块
  • cover
(课件网)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赵明诚题词: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其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其作品散失很多,今有词集《漱玉词》传世。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翻 译 如同是丢了什么,我在苦苦寻觅。只见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愁苦悲戚。忽冷忽热的气候,最难保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时秋风的寒所。正在伤心的时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那身影,那叫声,却是旧时的相识。 满地上落花堆积,菊花已经枯黄殒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户独坐,孤若伶仃,怎样才能挨到入夜?在这黄昏时节,又下起细雨,梧桐叶片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令人心碎。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概括了得? 整体感知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赏析 首句连用叠字有什么作用 “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 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 寂寞凄清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愁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淡酒浇愁 秋风劲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雨打梧桐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泪珠与珍珠》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 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 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 酒 雁 黄花 梧桐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酒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