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44088

21滕王阁序50 教案 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24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滕王阁,教案,2022-2023,学年,中职,语文语
  • cover
滕王阁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   (2)合作讨论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3)安排课前预习,试着披文入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作敢为、志当高远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3.背诵精彩语段。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步骤1:导入--楹联。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人物,各有千秋。”   步骤2:此联就赞美了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诗人王勃针对滕王阁写有《滕王阁诗》和《滕王阁序》。(投影《滕王阁诗》并齐读、背诵) 二、自主·合作·探究   1.指导诵读并体会文体特点。   ①诵读短片。   ②体味诵读节奏。   完成方式:学生A组齐读第2段,B组齐读第2段。   发现并总结朗读规律: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   ③体味文体特征。   ④诵读实践巩固。学生齐读第4段。   2.字句疏通检测与词语积累(诵读与语感作业检测)   ①解释下列词(小组竞答完成,课后完成在草本练习上)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E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F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②快速阅读,搜寻、总汇文章中的成语(分男女竞赛完成,于课后完成在草本练习上)   参考提示: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钟鸣鼎食   天高地迥萍水相逢老当益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滕王阁序》原题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将分四组阅读,以原题为思考集结点,集体梳理全文框架。交流后边小结边投影。   操作及框架提示、参考。   小组任务文章框架内容概要备注   第1段第一部分扣“洪府”,述宾主之美。   第2-3段第二部分扣“秋日登阁”,绘山川之美。角度:近景、远景   第4-5段第三部分扣“饯”,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怀才不遇,不甘沉沦   第6-7段第四部分扣“别”,自叙遭际,叹知己难遇。   4.课堂诵读第2-3段,品读鉴赏。   提问思考:《滕王阁序》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语言方面因素,特别是文情并茂因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最后重点处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背景知识(见《人教版教师参考用书》P。193)。   参考分析:整句形象生动,流美飞动。   理由1落霞本无生命,当其自近而远飘向天边时,使人产生“飞”的错觉,无生命的落霞与有生命的孤“鹜”齐飞,有活泼的情态意趣,这样构成了动态美。   理由2落霞,孤鹜,一红,一白,相映生辉,加之衬以蓝天,碧水,于是明丽耀目,这就有了色彩美。   理由3落霞的背景是天空,孤鹜的背景是水面,余晖渐消的“长天”与孤鹜渐去的“秋水”上下相接,一派迷蒙,难辨何者为天,何者为水,浑然一色,这就有了整体美。   老师指要提醒:生活中的动静组合、颜色组合、光线明暗组合等等都成艺术创作的元素,能够把自然界表现得出神入化,当然也须我们有这样一双眼睛。   激励提问与思考:文章中这样富有表现力和审美价值的句子、段落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多加体味、鉴赏。   5.第4-6段,作者对自我胸襟进行了真切披露,请大家探究,披露了什么样的真情,是如何披露的?   学生齐读、讨论、交流、共同明确。   要点1作者披露的是磊落不平的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