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575796

2023科学考点集训【化学部分】:专题十二 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和提纯(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1124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检验,答案,版含,pdf,提纯
    专题十二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和提纯 考点一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1.答案D 2.答案(1)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人水(2分)(2)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覆盖在镁条表 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2分)(3)取沉淀洗涤干净后,加入稀硝酸溶解,再加入硝酸银,若有白 色沉淀则证明沉淀中含有氯元素。(2分) 3.答案(1)Na2CO3和Na2SO, (2)BaCl2和NaOH或BaCl2、NaOH和NaNO3 4.答案氯化钠稀盐酸 5.答案(1)NaOH(2)Fe+2HCl一FeCl2+H2个(3)复分解反应 6.答案(1)过滤(2)2.2(3)碳酸钙与硫酸钡(4)硫酸铜 (5)解:设充分灼烧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则 CaC0,高温Ca0+C0,+ 100 44 X 2.2克 100X 442.2克 X=5克 设无色溶液A中的硫酸钠质量为Y,则 Na2 SO+Ba(NO3)2=BaSO+2NaNOs 142 233 Y 4.66克 142Y 2334.66克 Y=2.84克 固体甲中硫酸钡质量为7.33克一5克=2.33克,量为W,则 Na2 SO+Ba(NO3)2-BaSO+2NaNOs 142 261 233 Z W 2.33克 142Z 2332.33克 261W 233-2.33克 Z=1.42克 W=2.61克 总质量为2.61克十1.42克+2.84克十5克=11.87克。 答: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为11.87克。 考点二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1)物理变化(2)B(3)变大(或先变大后不变) 10.答案(1)A(2)CO稀硫酸(或稀盐酸) 11.答案(1)碳酸钙(2)②(3)硝酸钾和硝酸钡专题十二物质的检验、推断、分离和提纯 考点一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 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价盐酸了棉政 矿流酸】-移盐积 法 铁 日大迎行日大班行 B 步:溜液手济液 酸伦盐胺 名 二 化以r化 季化江 了的溶汝测密液 2.小明在实验室做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试管壁发烫。放置较 长时间后,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针对这一现象,小明进行了探究: (1)小明最初认为试管底部的沉淀可能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MgC2不能完全溶于水 所致。但随 后小明通过实验证实了沉淀不是MgC2。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是 (2)小明查阅资料知道镁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氧化镁(难溶性物质)和氢气。于是他 进行了实验验证: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和水放在试管中加热,发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 停止加热后,却始终没有观察到沉淀。请对“没有观察到沉淀”这一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3)镁与水反应没有观察到沉淀,而镁与稀盐酸混合却有沉淀。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沉淀的产 生与氯离子有关。后来查阅资料得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溶于稀硝酸,并生成氯化镁、 硝酸镁和水的碱式氯化镁[Mg(OH)C门。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含有氯元素。 3.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中的一种或几种。小 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沉淀质著 程坑酸风中g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 4.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钠溶 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标为A和B。鉴别试剂有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某同学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发现A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确定A是 溶液。 他还可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 进行鉴别。 5.右图中的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8 (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 中甲是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